安全是留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没有安全一切就失去意义。孩子的安全牵动着每一位父母的心,放眼世界,看看别的国家是如何进行安全教育的,是否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英国:儿童安全指南朴素实用 在线咨询英国中学留学
英国政府颁布的《儿童10大宣言》大受国内家长的热捧,它实际上是英国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指南。
其具体内容包括:
安全的权利——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生命第一的权利——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向父母讲真话的权利——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拒绝毒品与危险品的权利——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不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权利——不与陌生人说话;
紧急避险的权利——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面对侵害不遵守诺言的权利——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对坏人可以不讲真话的权利——坏人可以骗。
孩子们由此知道,在关键的时候可以踢人、咬人、撒谎、砸东西、夺路而逃,貌似颠覆了教育孩子“懂礼貌”的传统做法,却教会了孩子发现危险、积极应对的本领。中国家长们认为宣言尊重儿童的人性,朴实且具操作价值。
为了有效保护校园安全,从幼儿园到高中,英国的每所学校里都设有一名荷枪实弹的警察。他们会呆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保持警觉,随时行动。此举除能有效应对“暴力学生”外,也能对社会力量企图伤害学生的行为形成震慑。
英国教育部门还向家长们提出明确要求,明确他们肩负着“安全责任”。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要求家长统一接送,家长必须把孩子送进校门,放学后老师和孩子在学校操场的固定区域等候家长来接。
美国 校车有特权 在线咨询美国中学留学
在美国,校方可以雇佣安全人员或警察巡逻学校通道、进出口和校园,社会普遍认为,专业人士比教师更好应对可能的暴力。1994年,美国更提出了改善学校安全的特别计划,主要是新增拨款,帮助学校雇佣和培训新的社区警察,建立社区范围的学校安全和青少年暴力应对机制。
美国还要求每一所学校和学区都要有一个可操作的危害情况管理计划,包括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协调法律实施部门、社区危机情况服务部门和危机部门等。
美国小学每隔一两个月便进行一次火灾演习,项目包括让学生熟悉逃生通道、火灾发生时要冷静听从指挥、各种自救动作等。
美国的校车还拥有特权,其“待遇”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是一样的。譬如在田纳西州,有专门、详细的“校车避让规则”,包括在校车停车、上下学生的时候,任何车辆包括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必须处于完全停车状态,且必须停在离校车不少于20英尺的距离之外。在全美50个州,超越正在停靠和上下学生的校车是最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之一。
加拿大 警察在校执勤 在线咨询加拿大中学留学
在多伦多有多所中学有荷枪实弹的警员驻校,多伦多公校教育局将每年的9月14日至9月25日定为“安全和人文校园周”,主要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周围环境,对师生进行专业培训、增强友邻协作和师生关系促进,以及加强校园管理等。2009年6月29日,多伦多警队30名警员获得校园警察资格证书,从秋季新学期开始进驻多伦多公校和天主教教育局所属的指定学校执勤。
德国:引入“动态风险分析系统” 在线咨询加拿大中学留学
针对校园暴力,德国引入一套“动态风险分析系统”,学校收集行为异这位学生的相关信息,借助软件加以分析,计算出某名学生暴力倾向的严重程度,以便掌控。有些德国学校让学生们学拳击、太极,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防卫能力,也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
在科技防范上,德国要求今年年底前所有学校要安装警报装置,一旦发生险情,将发出警报信号。在德国波茨坦市,每位老师都可以在险情发生时通过手机启动特定号码,激活警报系统,警报声可响遍教室、走廊、运动场馆。
除了增添高科技安保设备之外,德国在保障校园安全上还注重加强危机处理机制的建设。在德国黑森州,许多学校都设立了危机处理小组、下发《危机情况下的处置》手册,指导学校在遭遇枪击等暴力事件时如何采取保护措施。应急预案中要求必须确保所有教室大门锁上并用障碍物堵住,学生们趴在地上或者躲藏在桌子底下,等待警察的指令。
此外,德国老师之间还会约定特定的暗语,在险情发生时彼此发出警报并采取关闭教室门窗等保护措施,而不会让学生知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慌乱。
新加坡:保安站岗巡逻 在线咨询英新加坡中学留学
早在俄罗斯发生别斯兰人质事件后,新加坡教育部和国家安全协调秘书处便对新加坡的校园安全进行了评估,随后采取了系列措施。比如,学校安装闭路电视并安排保安人员站岗巡逻等等。
不过,新加坡的犯罪率在世界排名中是很低的,校园安全案几乎闻所未闻。人们晚上走在没有人的街道上也不感到担心,这和新加坡严厉的法律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在新加坡,犯罪成本极高,罪犯不仅会失去自己的工作,也会失去社会的信任,有过案底的人在这个城市里是很难生存的。

点击图片预约
更多关于中学,敬请关注10月24日新东方前途出国秋季教育展北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