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境)外学历认证红线警示:虚假材料将面临多重惩戒-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刘冰心>日志>国(境)外学历认证红线警示:虚假材料将面临多重惩戒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刘冰心

刘冰心

英国前期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大连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刘冰心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国(境)外学历认证红线警示:虚假材料将面临多重惩戒

    • 英国研究生
    • 留学指南
    2025-06-12

    近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留服”)通过官网发布《关于防范学历学位认证虚假材料的风险提示》,明确指出:凡在认证申请中提交虚假材料(信息)的申请人,将收到《不予认证通知单》,并视情节轻重被列入1-3年公示名单,公示期间暂停受理其所有认证申请。这一举措再次敲响学术诚信的警钟,为海外学历认证划定清晰边界。

    一、虚假材料“重灾区”曝光:七类常见造假行为

    根据中留服2025年公示案例,学历认证造假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1. 证件伪造:变造护照出入境记录、伪造签证页、篡改身份证件信息
    2. 文凭造假:仿制境外高校学位证书、成绩单、在读证明
    3. 学习经历虚构:编造未实际就读的海外院校学习经历
    4. 证明材料篡改:伪造学校公章、学术导师签名、课程注册记录

    典型案例

    • 申请人王某提交的某英国高校成绩单中,多门课程代码与该校官网公示信息不符,经核实为PS伪造。
    • 申请人李某护照签证页存在明显涂改痕迹,出入境时间与实际行程无法对应,被认定为变造国家证件。

    二、造假后果:从认证失效到法律追责

    学历认证造假行为将引发多维度惩戒:

    1. 认证资格冻结
      • 涉事申请人被纳入“涉假行为黑名单”,公示期内(1-3年)无法申请任何学历认证。
      • 已取得的认证书被宣布自始无效,相关就业、升学资格可能被同步撤销。
    2. 社会信用受损
      • 中留服将涉假信息共享至征信系统,影响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购房购车等金融活动。
      • 用人单位、高校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申请人诚信记录,造假行为将直接导致录用、录取资格取消。
    3. 法律风险升级
      • 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如护照、出入境记录)的行为,可能触犯《刑法》第280条,最gao面临10年有期徒刑及罚金。
      • 参与伪造、买卖虚假材料的第三方机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如何规避认证风险?官方指南三步走

    为确保学历认证顺利通过,申请人需严格遵循以下流程:

    1. 材料自查清单
      • 护照:确保签证页、出入境章完整清晰,无涂改痕迹。
      • 文凭证书:核对院校名称、专业、学位等级与原件一致,防伪标识(如水印、钢印)清晰可辨。
      • 成绩单:课程代码、学分、成绩需与学校官方系统记录完全匹配。
    2. 电子材料规范
      • 上传文件须为原件高清扫描件,禁止使用截图、拍照或PS处理。
      • 文件格式需符合要求(如PDF、JPG),大小不超过规定限制。
      • 多页材料(如成绩单)需合并为单个文件,避免分页上传导致信息缺失。
    3. 官方渠道核实
      • 通过中留服官网“认证院校查询”功能,确认外方院校资质。
      • 对存疑材料(如非英语文件),建议提前联系学校国际办公室获取官方翻译件。

    四、学术诚信:不可触碰的底线

    学历认证不仅是个人学术能力的证明,更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留服通过技术手段(如大数据比对、院校回函核查)与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申请材料进行全流程监控。2025年公示数据显示,因材料造假被拒的案例中,超60%涉及护照、签证等身份信息伪造,反映出部分申请人对法律后果的严重低估。

    特别提醒

    • 任何试图通过“技术手段”篡改材料的行为(如修改PDF文件属性、覆盖水印),均可能被系统自动识别。
    • 委托第三方机构代办认证时,需确认其具备中留服备案资质,避免因机构违规操作导致个人信用受损。

    结语:诚信为本,行稳致远

    学历认证造假看似“捷径”,实则埋下终身隐患。无论是就业市场的背景调查,还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长期追踪,都将让造假行为无所遁形。建议申请人以真实学术经历为基石,通过正规渠道完成认证流程,共同维护学术诚信的纯净生态。

    愿每位学子都能以诚信为帆,在学术与职业的航程中行稳致远!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刘冰心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刘冰心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