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phil到PhD,超级学霸不可错过的香港本科直博最强攻略-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曹文行>日志>从Mphil到PhD,超级学霸不可错过的香港本科直博最强攻略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曹文行

曹文行

咨询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珠海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曹文行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从Mphil到PhD,超级学霸不可错过的香港本科直博最强攻略

    • 中国香港研究生
    • 留学指南
    2025-06-17

    一、香港直博的优势

    1.节省时间成本

    一般情况下,本科学位4年,硕士学位需要1-3年,而博士学位一般需要4年左右,因此整个本硕博阶段可能需要花费9-11年左右的时间。相比之下,中国香港本科直博 仅需8年。

     

     

    2.节约经济成本:

    香港的研究型硕博学费一年大概42港币,生活费一年大概12万港币。读研究型硕博获得的奖学金基本上可以cover掉费用,甚至可以有所结余。而且大多数博士课程提供奖学金或研究助理/教学助理职位,这不仅有助于减轻经济压力,还能够积累经验。

     

    二、MphilPhD如何选择?

    1.本科直博的难点:

    面向少数人群体,学术/科研要求相对较高

    缺乏突出科研经历的学生,学校选择相对层次较低

    2.一般申请直博有两种途径:

    直接申请PhD

    申请Mphil (可转PhD那种) 打包项目

    3.同是研究型Postgrad,两者的区别在于:

    Ph.D:四年制的博士学位,一个导师每年有1-2个博士生名额,录取率为10%左右。

    Mphil: 两年制的硕士学位,一个系每年招录不到5人,录取率为5%以下。

    有同学会有疑问为什么MphilPhD要名额少呢?

     

    因为PhD给导师做科研的连续性好,Mphil培养2年以后就走了,就像抱养的一样,不如PhD,是亲生的。但是两者在申请难度上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有人说MphilPhD还更难申,相比港校PhD的大陆学生遍地开花的情况,Mphil的名额实在太少,而且港校录Mphil也更倾向本地生和外国国际生,但实际上录取的Mphil的人数也并不是少到 ,所以不要相信外界说的Mphil的申请“难度上天”,如果认定Mphil是合适的,那就去申。

     

    实际上,不能只根据难度来选择,重要的是要知道,Mphil有点像是Pre-PhD,更多的是为读博做的准备,如果不是坚定读博但是有意向的学生,或者想读博但是离梦想的博士项目存在一些客观差距的(比如在科研经历方面),可以尝试读Mphil,来给自己2年的时间体验或积淀,根据适应情况选择下一步。

     

    至于如果坚定了目的地以及科研规划,选择香港直博更省时,省钱,省心,省事。PhD的前期如果觉得计划有变,也是可以转回Mphil的。

     

     

    三、港校直博申请要求

    1.申请难度

    学校背景,GPA,科研经历,这三大件是对研究型硕博申请来说最重要的成分。

     

    √ 一个理想的学生是:

     

    985&211的学历,GPA均分85以上,年级前20%的排位;

    语言成绩过关;

    发刊、实验室项目、参会、海外交流项目、实习、参赛、获奖、作品专利等有不错的单项或多项。

    √ 一个可以尝试的学生是:

     

    985&211的学历(普通一本或不错的二本),GPA均分90以上,年级至少前3

    语言成绩过关

    发刊、实验室项目、参会、海外交流项目、实习、参赛、获奖、作品专利等多项全能,甚至大满贯。

    如果说毕业学校是出身,那么GPA就是体力值,科研及实践经历等就是装备。如果在出身固定的情况下,体力值达标才能入选参战,胜利与否还看装备配置高低。

     

     

    √ 记住重要性公式:已发论文/RP=导师自己的偏好>院校背景>绩点>其他。

     

    如果达不到标准的双非同学,有申博的想法,建议再在背景不错的学校读一个硕士(中国大陆985&211,国外不错的学校,港校的授课型硕士项目),之后来申请博士,会在背景上更有说服力。

     

    四、港校博士申请材料

     

    五、申请时间线

    香港博士招生有三个关键阶段:

     

    阶段:主申轮-截止日期在入学前一年12月初

     

    第二阶段:收尾轮-截止日期一般在入学当年4-5

     

    第三阶段:补录轮-截止日期一般在入学当年8月左右

     

    这三轮其实是串连起来形成全年可申的情况,但是每“次一轮”的申请名额与成功率均会下降。中国香港高校与英国高校一样,皆有春季入学的的项目,只是较秋季小众。

     

    1.主轮次申请时间规划

     

    2.重点说一下套磁和RP

    √一切的开始:套磁(联系导师)

     

    Mphil PhD 的启动环节是一样的,首先要向对方大学的老师确认是否可以录取自己,也就是常说的陶瓷。需要确认的是自己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和对方的招生意向。这个过程全部都要通过邮件来完成,并且多数情况下要联系多位老师,所以过程会比较慢,建议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

     

    多数情况下,开设Mphil专业的话,都能看到相关老师的研究方向,不过也有学校给出的信息很模糊甚至找不到相关老师信息,那么就要从院系开始一点点联系了。

     

     

    √关键的信息交换: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

     

    研究计划是一个既定提交的文件,在这个环节应该是已经和对方导师联系上了,因此RP的写作是有大致的方向的,甚至是固定的题目。通过RP的陈述,直接反应了你的学术研究背景,往往有字数的上限,要做到惜字如金。不管申请那个学校,不管是自费或者是申请奖学金,都需要写一份非常 严谨的研究计划,才能获得录取。

     

    2.如何套磁?

    phd的录取运气成分很大,选对导师以及跟导师沟通的过程都能够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需要对每所学校中所要套磁的老师进行排序,并按照同学们的偏好或研究方向进行拟合等等。

    同一所学校不要同时套不同老师。

    当前面的一个老师不回信时,就套下一个。

    当有合适的老师回同学们了就不需要再继续往下套了。

    我之前带过一个学生,他本科背景一般北京某211大学,GPA也一般,没什么科研经历,只有实验室呆过一阵,一开始套辞的时候,教授直接一封类似那种群发的客气的肯定的回绝邮件发了过来,然后他没有放弃,继续跟教授表达诚意,表明自己做了哪些,有哪些实力,这样两三次以后,教授心软了,先是跟她说自己没钱了,问她能不能自己解决,她说她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教授跟她说那我把你放在waiting list里吧,然后他仍然保持着跟教授沟通,最后奇迹真的发生了教授的一个学生不来了,教授跟她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面试然后就拿到offer了。

    所以phd的申请在自己把该做的做好以后,一定要坚持,不要放弃。

     

    3.申请港校PHD必须要有发表的论文或期刊吗?

    港校的博士申请是否有发表的论文不是必须材料,没有任何一个学校要求一定要有发表过的文章才可以申请,很多同学申请都没有发表的文章一样是可以拿到录取,当然有过发表的文章对于申请还是会增加竞争力优势的。而且还要看发表的内容及研究领域。

     

     

    4.双非可以申吗?

    在港校很看重本科院校背景,本硕都是985/211申请会有优势(实话),但双非也有很多 背景的学生,如均分高,科研经历丰富,研究计划书做的好录取率也是很高的。

     

    5.如果只能申msc,后续可以转phd吗?

    本质不是转,而是你再申请,不过因为你就在本校,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如你在港大读机械msc,你入学的时候是9月,你就可以开始物色你的目标导师,然后跟他面谈,这点你就比无数只能在电脑那头等回复的同学要有优势的多,基本上你的条件可以,人也比较受教授喜欢,研究生成绩也不错就问题不大。

     

    6.关于RA

    Literally一两年的ra没有文章发表可能,给博士打下手,博导不会让你做独立课题的!申请的时候还是跟同届applicants竞争,大佬见过太多被ra坑的学生,白白浪费一两年,眼看着越来越卷,当年还要你的导师现在根本不看你一眼!典型学历通胀受害者。

     

     

    7.关于导师面试

    导师面相对没有那么正式,只是互相了解一下研究方向,大概四五十分钟。

     

    可备一份ppt,面试时问老师能不能分享。

     

    最好用英语,但如果导师主动用中文那就感谢他并且好好表现!

     

    8.关于委员会面试

    委员会面试更正规,全英面试,审视同学们综合素质。走进去先自我介绍一下,然后是答题部分。很多情况不需要做ppt

     

    9.关于英语

    没有英语成绩也可以套磁,但是最后提交申请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有合格的语言成绩。具体的要求在学校的网站上都有,同学们可以自己查一下。

     

    写在最后

    港校是滚动招生,即网申报名开启的那一刻就开始招生,越到后面,招生名额越少,竞争越白热化。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早做准备,早套磁,优势越大。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曹文行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曹文行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