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港大商学院提前批的推研在陆陆续续地发放。
根据我的经验,部分专业(如会计相关的Master of Accounting,
Master of Accounting Analytics,Master of Sustainable Accounting and Finance)推研还没有发完,因为我们有一些条件很稳的学生(包括已经收到金融专业推研的学生)还没有收到消息。
但按港大商学院的惯例,各项目推研和发offer的时间一般相差不会超过3天。如果再等一天还是没有消息,基本可以默认提前批未录,会自动顺延至正常批次继续审理。
这篇文章主要来聊聊我们今年成功率超高的Master of Finance,我们的战绩是四申三中。
在收到推研的3位同学中,本科专业相对多元:分别是金融、经济和财务管理专业。
有985也有海本。均分都谈不上特别高。
海本的学生能在提前批收到推研是个惊喜。因为我曾经多次分析过,港大的提前批主要抢的是保研生源。去年的提前批也是对海本极不友好,很多是顺延到正常批次才录的。
另外这其中有同学是申请了更早的菁英批次其它项目(一般来说,门槛是低于金融的)未录,而在提前批收到了推研。由此可见,提前批的门槛是比菁英批友好的。
这里顺便也分析一下其姊妹专业——Master of Finance in Financial Technology的录取偏好。
Fintech这个项目和Fin略有不同,相对不那么看重硬件条件,而更看重匹配。
比如我们去年有两个华五绩点仅在3.0上下录取的案例;但是同样也有成绩非常漂亮,但因为缺乏相关课程和实习经历而被拒的。
要想申请到这个专业,最优条件是本科的课程就有大量量化相关内容;其次是本科是纯商专业(金融、会计、财管等),搭配量化、统计相关的实习,并具备一定IT基础。
所以我们很难简单粗暴地比比较Fintech和Fin的门槛高低。在满足“匹配”的前提下,Fintech的门槛更低;但如果不匹配,条件再好也难录上Fi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