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大学:从挂科到获得美国TOP40的BU计算机科学名校录取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该同学从初中就开始有出国留学的愿望,但妈妈感觉孩子年纪小,不放心这么小孩子就出国,所以让孩子在国内坚持读完了初高中,考上了本科,大二寒假了,才开始正式来了解美国研究生申请的事宜。第一次来面谈,爸爸说起从小对女儿的培养,滔滔不绝。从小时候去学跆拳道,刚开始被男孩子打哭,到后来能够打赢班里的男生,并拿到重庆市少年组跆拳道名次。爸爸让女儿练习跆拳道的初衷是未来更更好地保护自己,但同时也磨炼了孩子的意志力,让孩子从小养成不畏艰难、刻苦训练、坚韧不拔的毅力。
该同学到了高中阶段,因为对计算机很感兴趣,自己学习编程,并参加重庆市的信息学竞赛,获得二等奖,高考成绩理想,并因为此项特长加分,获得了国内某双一流大学计算机科学本科录取。
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学生充分享受着这所国内名校提供的各种兴趣活动,并积极参与一些竞赛活动。
大一期间,该同学在实验室跟着学长干活时
,项目组的学长是一个博士。该学长毕业后工作了十年,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拥有很好的英文水平,拿着六位数的年薪,依然辞职考了博士,因为看到朋友圈中很多人都是这样,自己也希望成为优秀的
CTO
。
这种向着更优秀的人的方向努力的想法启发了该同学。毕竟美国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有大量的学术资源,比如许多会议都在美国召开,许多开源社区都在美国,许多优秀的学者或工程师会选择在美国的学校工作,在那里学习过的人会有更好地学术能力是很正常的事。该同学希望自己能够向着那个方向努力。
该同学的目标是进入美国名校就读,大二上学期,因为参加了过多的课外活动,导致自己有一两门专业课程挂科,影响了GPA。爸爸妈妈非常着急,希望这个成绩不会影响到最终的录取。在帮助该同学仔细核算了她的GPA之后,建议下学期去重修这两门课,均分达到80+,对我们的申请就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接下来,我和中期老师给该同学制定了托福目标100+,GRE320+,学生在校的科研实验,一段北大计算机实验室科研,一段麻省理工导师一对三人工智能实验,外加一篇EI国际会议论文,由浅入深的帮助同学通过实际的科研活动,深入了解算法方面的知识。
以麻省理工的这段实验为例:
项目内容:
基于Rasa NLU框架搭建问答系统,使用spaCy和sklearn进行意图识别和实体抽取,分类器使用了SVM(考虑到训练数据较少,如果用神经网络效果会不好,使用没有使用神经网络等)
识别出对话者的意图后,调用iexfinance和聚合数据全国天气预报API提供股票和天气信息
将聊天机器人与WeChat集成(提供了两种集成方式:Python包wxpy和itchat),对话者可以在WeChat上与该机器人聊天
成果:
实现了一个与WeChat集成的,能识别并分析对话者意图,并提供股票和天气信息的聊天机器人
收获:
1. 了解了聊天机器人的基本构造,现有的聊天机器人基本也是在这个框架上做得更人性化,增加了更加丰富的自然语言处理、语义理解、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
2. 对意图识别和实体抽取等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在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目 目前,我们已经拿到了美国综合排名40的波士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录取,期待更多录取的到来。~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申请优势:本科院校背景强,科研活动丰富
申请劣势:GPA偏低
申请中遇到的困难:
该同学在签约前,参加了很多活动,占用太多学习时间,在给同学做了分析之后,建议每个学期选择性的参加1-2项活动,紧扣主题,并把自己的重心拉回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要保证良好的GPA,把之前有挂科的科目认真学习,并参加考试,帮助同学理清思路。在懂得GPA的重要性之后,该同学重新安排了每天的时间,首先保证大学课程的学习取得良好效果和成绩,把GPA从3.0提高到3.3。
此外,该同学曾经一度托福刷分一直不理想,徘徊在85分左右。一直到大三下要定校了,该同学才刷到95,但这个分数,对于竞争白热化的计算机科学硕士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在中期老师的不断鼓励下,该同学一直都不放弃,先考出GRE320+的分数,可以略微放一下这个考试,再转头继续猛攻托福。终于在大四上学期考出了106的分数。
每个假期,该同学放假回到重庆,都会跟爸爸妈妈一起来我们办公室,跟我们商讨下一个阶段的重点任务。该同学就读的是国内双一流的重点985院校,但本科学生能够参与的科研实验机会也还是很有限的,基于该同学对人工智能方向的痴迷,我们在新东方的背景提升项目中,为她筛选了北大暑期实验室、麻省理工人工智能一对三和EI国际会议论文三项活动,为最终拿下地理位置绝佳,院校排名也很好的波士顿大学的录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