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与提升
申请规划方面,GPA 可提升的空间较小,重点放在了软实力规划上。校内科研最开始是数学方向,但是和学生未来申请偏就业的考虑有一定冲突。建议增加统计或者量化经济方向的校内科研。
申请院校是根据学生的教育背景,先修课,软实力覆盖方向。针对藤校+美国TOP20院校硕士项目的匹配程度和录取难度情况梳理比较后,确定为量化经济专业+生物统计专业+社会科学定量方法。
软实力方面,考虑学生和家长希望冲刺高排名院校,在实习项目的筛选上重点推荐了覆盖健康方向的生物统计内容。增强学生特定专业方向的录取匹配性。文书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在申请前期,学生想法比较多,对于要申请的项目定位不准确,文书素材补充的部分一直进展缓慢,没有落到实处。这影响了后续文书工作的开展(也给定校增加了不小难度,申请风险高)。针对这个问题,文书老师和中期老师一起对学生现有的经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整合,对每个经历进行重要性和专业相关性分析和排序。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自身优势也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同时学生对自身定位也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之后文书老师针对各个经历整理了相应的文档,分批次督促补充,提高了素材的收集效率和质量。
后续续针对不同专业文书写作时,结合项目(生统/经济/社会科学)偏好和侧重进行文书主体内容的搭建,重点突出数学,逻辑推理,量化,统计及相关工具的应用。对于不同的项目,与学生进行电话沟通挖掘transformational moment(数学到各个专业的转变), 整合motivation,学生对相应专业的理解,研究等经历的相关细节以及挖掘个经历之间的联系,凸显学生自身求学过程中的自主和能动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各个专业的主文书的写作。
初稿完成后,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结合学生的意见,再次精简篇幅或者调整文章思路,使之更符合项目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修改文书时会存在一定的词不达意的情况,比如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会想要加一些课程细节,很突兀但是学生比较坚持加。在这种情况下文书老师会再次沟通,确认学生加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合理,结合学生的意图进行思路的重新梳理和二次修改,兼顾篇幅和学生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现一些有用的细节,再加工之后会对整体文书起到完善的作用。
对于学术之外,学生的课外社团经历也非常亮眼(几乎是从零壮大一个中国传统民乐社团),是leadership,cultural diversity以及学生networking能力的很重要的体现,这部分我们也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将学生比较多的经历在有限的篇幅中(500words甚至更少)得以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