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是不是一项高回报的人生投资,这是很多人在做出留学选择前都会思考的问题。大多数人都会用工作、薪酬、成功来衡量留学的价值,但事实上,当留学背景和名校光环所带来的感褪去之后,海外学习生活的收获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爱因斯坦
“出国留学值不值”是一本所有想出国、出过国的人都热衷算的帐。在你往下读之前,我先表明我的立场:
如果你说的“值”是指收入和事业上获取更大的成功,那我认为是不一定值。
随着留学生的爆炸式增长,海外背景不再是高薪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处理不当,你反而会因为过高的期盼在求职中受挫。一两年的时间再加几十万的经济投入,单从账面上看并不是非常聪明的决定。
如果你说的“值”是指一个获得更丰富宽阔的人生,那我认为是一定值。
不可否认,名校的招牌为我敞开了很多大门。我所体会到的每一个新世界都和这个学位有关。虽然对此我一定是心存感激,但也不禁会反思:美国私立大学高昂的学费和两年的光阴换来的除了敲门砖,还剩下些什么?
进入职场三年,名校的光环已褪去,我才渐渐发现这三个转变才是出国留学赋予我的重要收获。
学会独立思考
经历过两次高考和四年中国本科教育的我,在去美国之前并没有意识到应试教育对我思维的巨大影响力。
应试教育的两大特点是:标准的答案,以及为标准答案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方式。
而在美国的课堂,老师问的问题大多都是开放性的(尤其的人文学科类)。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是应试教育下的孩子没有准备好要回答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大脑一片空白,而是因为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没有“立场”去思考,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是“非标准”的。
好在两年的时间足够扭转这个习惯,当我开始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的老师和同学不但没有觉得这些想法很奇怪,反而会特别欣赏一个和他们不一样的见解。
而当发现世界上很多事都没有标准答案之后,最好的准备就变成了从自己知道的出发,不断试错。
它为什么重要?
真实的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独立思考可以让你迅速做出判断,从而走出行动力瘫痪。而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意味着随波逐流,陷入生活给别人看的洪流。
关于这个话题,我强烈推荐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的毕业演讲《这是水》,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考角度。
《这是水》(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著)
认识创造的价值
因为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便有了创造的可能。生活不再是既定成形的选择题,而是由你参与创造的一条未知的路。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年学习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课程之一就是谈判学。它教会我要去创造一个交易, 而不是选择一个。看似非此即彼的困境,其实是我们不够了解对方需求而造成的。

宾夕法尼亚大学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长大,我对生活的预设是一条固定的流程:学习,高考,找好工作,结婚,买房,生孩子。即使是出国,也是被看作为找到更好工作的一个手段。
直到在学校里,接触到了形状各异的生命,我才看到了生活其实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这些可能性彰显出的强烈的生命力,直观地感染了我。如果你觉得“生命力”是一个抽象的东西,那么请你想想你上一次和别人描述一件让你兴奋的事情时眼睛里闪烁的光芒。
本文系转载,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资讯,请拨打热线:0591-38701265,福州新东方前途出国将为您提供一对一贴心的一站式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