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法人组织、个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同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机构,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小编这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
①灵活学制:中外合作办学有2+2(国内2年、国外2年)、3+1(国内3年,国外1年)、4+0(国内4年,不出国)、4+1(国内4年、国外1年拿硕士学位)等不同的形式。
②广阔前景:一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会颁发公办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及国外的学位证。由于有着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的双重教育背景,以及相关证书的证明,不少学生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不错的前景。
③昂贵学费:学费比普通专业录取更贵,家长需要注意是否能够负担。
④国内考研难度大:除去有保研名额的合办专业,其他专业不太适合国内考研。
因为中外合作办学由于比较强调外语的学习,很多也的确有外籍老师来授课,甚至很多连教材都是外文,所以课程设置与普通专业有所不同。

中外合作办学有哪些类别
中外合作办学分为两种
一种是:“”计划内“
计划内招生是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统招生。考生必须填报高考志愿,并参加高考录取,毕业后分别获得中外双方学校颁发的文凭。
不过有些计划内项目所发文凭也只是国内院校的学历和学位,而没有国外院校的学位,主要由学校之间合作形式决定。
另一种被统称为:“计划外”
计划外招生是学校采取自主招生方式招收的学生。学生无须填报高考志愿,(如出国留学项目)只参加学校自己举办的入学考试即可(一般会参考高考成绩及英语单科成绩)。
先在中方学校修得相应学分,通过语言考试后再被合作学校录取,毕业后获得外方学校颁发的文凭。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项目因没有“境外学位授予权”,还可能导致学生拿到的国外证书无法得到我国认可。所以要先确认最终获得的国(境)外文凭能否得到教育部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