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妈妈“卧底”藤校家长群,揭露名校录取真相
1. 被哈佛录取之前:4杯绿茶、GPA4.0、4小时睡眠
在给孩子留白中,我慢慢地我发现她写作很静得下心来,于是我就多留出时间培养她这方面的兴趣和能力。7年级暑假,她考进了北京中学生通讯社,这是中青传媒旗下有着30多年历史的中学生组织,集聚着全北京爱写的小记者们。在这里,她坚持把一件喜欢的事做到极 致了,让小兴趣变成大成就,这也是她能被哈佛录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女儿去到哈佛,开学第一天,老师一看她的名字就说:哇,你就是那个传媒女孩!女儿告诉我,哈佛每个同学身上都有非常突出、有别于他人的特点,是他们独 一无二的标签——一看到这个孩子,脑海里就浮现出的关键词:计算机神童、音乐天才和公益达人等等。
换言之,如果孩子只是成绩好,而没有让人一眼就记住的特征,可能就不是哈佛想要的人。而让人一眼就记住,一定是在某个领域已经有杰出的成就,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女儿在学通社呆了5年,吃过很多苦,往返花费三四个小时,在大太阳底下或刺骨的寒风中等2个小时还扑不到人采访都是常事。
孩子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有人说有这时间不如多上培训班,拿到实打实的分数和考证证书。但我很“固执”,她喜欢,她不说放弃,我就陪着她坚持。我也很严格,自己选择要做的事情,只要做到极 致,一定有收获。她采访过伦敦奥运会,亚运会,网球公开赛,是唯一一个作为正式记者团,跟路透社等世 界级媒体一起采访的学生记者组织。
女儿管理能力强,先是当上了朝阳分社社长,在任期间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收编了国际分社,17岁时成为了北京总社社长。最忙的时候,她管理着1000多名记者,负责出版一份发行量五六十万份的报纸!
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是超出常人的付出。
外媒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报道,颠覆大家对“美国教育很轻松”的刻板印象。大意是,学生为了拿GPA4.0,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喝4杯咖咖啡熬过一整夜。这跟女儿高中最后两年的状况很吻合。当时女儿准备申请,IB课程,社团活动,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晚上大杯喝咖啡,喝绿茶。她也崩溃过,但仍因为热爱而坚持了下来。当时,我们还发现咖啡提神作用不如绿茶,打趣说我们以后要上了名校,标题就该写成“4杯绿茶、4个小时、GPA4.0 ”。
在线咨询~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