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宾夕法尼亚大学喜欢那些 有好奇心、上进心、有毅力的学生,并且这些学生都希望能够 为宾大和整个社会做出贡献。这些录取标准从未改变,一直到今天宾大还是在寻找这样的学生。这些特质在宾大的官网上也一直被提及到: 宾夕法尼亚大学招生标准。
图 | 宾大官网
在采访中,Whitney Soule还提到,录取和十年前最大的变化,就是录取的难度更大了。 十年之前,我们只需要在30000名申请人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学生,但是现在这个基数变成了55000左右,我们的录取率也由十年前的14%变成了如今的6%左右。所以,即便是我们的录取标准十年不变,但如今想拿到宾大的offer,面临得却是更激烈的竞争。
今年,宾大的申请程序又有了新的变动。首先新增了一个关于感恩的文书题目。另外,网申系统还新添加了有关家庭责任的重要问题。要求申请者详述一下每周花费4个小时以上的家庭活动,来展现他们的责任感,如照顾家人等。加州理工和南加大今年也增加了这项内容,并且要求申请人选出每周花费8个小时以上的家庭活动。在招生官眼里,这些稀疏平常的小事能够体现申请者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虽然没有什么难度和门槛,但是重在拉长线,临时抱佛脚只会适得其反,包括许多学校对于申请社会实践和学术项目的要求也是如此。从今年宾大的入学新生数据我们也能看出,能成功入读宾大的学生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 根据宾大的数据,学校今年收到了约54,588份申请,大约2,400人选择入学。 虽然学校推行标化可选,但是大部分申请人还是选择主动提交,ACT的平均分在34-36之间,SAT的平均分在1510-1560之间。 入学新生中有16%的学生为国际生,大部分来自加拿大、英国、中国。 宾大今年的新生中: 1/3在高中有过学术研究 许多人的研究甚至因为推动了学术研究的边界而赢得了国内和国际赞誉,也有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与领先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同撰写、发布了论文。 80%从事过社区服务活动 这些活动对当地、全国甚至是全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0%在高中有实习、工作经历 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获得丰富的经验,还有许多学生在家里承担了重要的责任,照顾弟弟妹妹、祖父母等。 宾大通过这些活动来判断学生的责任心和专业学术能力,从而决定是否录取。而无一例外,这些活动是由长期、深度的参与支撑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