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智库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于今年开展的一项深度调查,揭开了一幅令人咋舌的英国高校学术生态图景。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大学生坦然承认借助人工智能(AI)辅助日常学习,在这庞大的使用群体中,竟有19%的学生直接将AI输出的内容照搬照抄,全然不顾学术规范与诚信底线。
再把目光聚焦到披露AI纪律数据的罗素集团高校,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在这些高校里,仅有51名学生因滥用AI而受到惩处。要知道,罗素集团高校本科生的总数超过2万人,这51人仅占0.25%,相当于每400名滥用AI的学生中,才有一人面临处罚。如此悬殊的比例,实在是触目惊心。
素有英国“常春藤联盟”美誉的罗素大学集团,向来以“严谨与诚信”的办学原则自诩,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都享有非常高的声誉。然而,最新披露的数据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这一承诺之上。在该集团旗下的众多高校中,因滥用AI进行学术剽窃而受到处罚的学生比例低得超乎想象。“考虑到几乎所有学生都在利用AI辅助完成课业任务,如此低的处罚率无疑暗示着大量的违规行为正逍遥法外,未能被学校察觉。”HEPI政策经理乔什·弗里曼一针见血地指出。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罗素集团的24所高校中,竟有9所大学明确表示,没有专门记录与AI相关的处罚案例。这一现象与该集团所有高校领导此前联合签署的学术诚信承诺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这些承诺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空话,并未真正落实到实际的管理与监督之中。
一位匿名的罗素集团课程负责人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估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使用AI工具时违反了学术规范。其中,10%的学生更为大胆,直接将完全由AI生成的作业提交上去,完全不把学术诚信当回事。伦敦某高校的一位应届毕业生在接受采访时,更是毫无顾忌地透露了自己的“作弊”心得。他表示,自己常常将AI输出的内容“复制粘贴”到学校作业里,为了不被学校发现,还会要求AI根据他的写作风格对文本进行调整,并且严格筛选答案来源,以此躲避学校的审查。
全球知名的学术出版机构约翰威立国际出版集团所开展的一项调查,也为这一现象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去年,47%的大学生明确表示,生成式AI的出现“让作弊变得更加容易”。而HEPI在今年2月的研究进一步发现,8%的学生会直接提交未经任何编辑的AI答案,这种明目张胆的违规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术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弗里曼对此发出警告:“目前,还没有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能够精准检测出AI的使用痕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在多个平台之间切换、定制独特的写作风格等策略,轻松地规避学校的审查。”这一现状无疑给高校的学术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一严峻的技术挑战,部分英国高校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杜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4所高校证实,他们已经开除了一些滥用AI辅助完成课业的本科生,试图以此来杀一儆百,遏制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罗素集团也意识到,生成式AI的兴起对高等教育行业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高校正积极与外部专家展开合作,共同制定政策框架,同时调整教学评估方式,力求确保AI能够在合规的轨道上被使用,维护学术的尊严和公平。然而,在技术手段尚未完善、学生作弊手段日益隐蔽的当下,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任重而道远。
如果大家对此类问题有疑惑,欢迎大家在线咨询专业老师,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