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院校一般面试分为两种形式:个人面试、集体面试。
- 个人面试
个人面试就是一个人面对1个或多个考官进行单独面试。一般来说,港校都会以英文面试为主,面试过程以全英文对话进行,部分专业可能会要求用普通话、粤语来沟通,例如国学、中国文学等中文授课的课程。
流程一般是:
自我介绍,时长不超过1分钟;
考官与考生问答;
考官综合评价。
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0-15分钟。
- 群体面试
目前个人面试是主要形式,少部分专业会采用群体面试的形式。群面一般由2个考官和5-6名考生构成,主要也是全英文交流。
流程一般是:
自我介绍,时长不超过1分钟;
考官将话题投屏在屏幕上;
考生进行小组讨论,考官会在过程中观看并打分,时间大概在20分钟以内。
- 面试环节
- 自我介绍: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可以介绍自己的生活背景、学习情况、兴趣特长等情况, 注意体现出自己的特点,让面试官眼前一亮,时间控制在 1 分钟以内。
在此期间,面试官可能会根据刚才面试者阅读的材料,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让 面试者们分组讨论。
在分组讨论中,既要注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需要注重礼貌,尊重其他小组成员的发言,否则可能给面试官留下不好印象, 甚至被扣分。
这两个环节就是港校面试最常见的流程,不同的港校专业可能有所区别,需要大家有针对性地去做功课。
- 面试准备
准备好基本问题的口语化逐字稿,并注意表达的准确、单词发音;
设想面试官可能会问到的关于自己专业背景的十个问题,准备专业化、具有个人特色的答案;
仔细研读对方院校及专业的特点,列一个面试提纲;
提前查看往年面经素材;
面试前模拟演练一两次。
- 面试常问问题
自我介绍: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
常规问题:
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
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你的大学规划?
你能给学校贡献什么?
对这个专业课程设置有什么看法?
相关经历:这类问题跟申请者的文书相关,考官会对提交的文书材料中提及的细节进行提问。
专业扩展型问题:主要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6、港校面试常见误区
1)死记硬背
在面试前,大多数同学都会提前准备逐字稿,但会过度依赖提前练习和准备的内容,所以在实际面试的时候容易忽略开头语和书面语的切换,全篇就像在背诵诗歌。
面试不止是考察你的英语水平能力,面试官还会结合你提供的简历、文书材料/作品集来针对性的提问,如果你只是死记硬背,可能就会答不上来,或者不够流畅。
建议大家在面试准备的时候多练习适合口语表达的书面逐字稿,稿子要能够自然,切忌为了用到自己背的素材,而硬是使用,结果回答不切题。
2)过于自信,卖弄词汇量
面试最关键的是交通顺畅,你能听得懂老师说的是什么,老师也能听得懂你的。只要保证自己的交流通畅,没有语法错误,就不会有太多问题。用太多没必要的长难句,只会叫老师觉得这人怎么这么作。
而且面试准备的时间一般来说不会很长,花大量经历去整一些生僻词汇,也浪费精力和时间,导致关键问题没有准备到,反而得不偿失。
3)过于谦虚,缺乏自信
上面说了过于自信不讨好,反过来太过于谦虚也不好。
一般,我们在面试的时候在陈述基础的事实的基础上,适当的挖掘出自己亮点就好,既不要过分夸大自己的经历也不要过于谦虚,面对自己薄弱项目的提问,不要编造夸大,也不要过于实在的说自己不会,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