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琪 美国本科咨询顾问 >>查看老师个人博客

2018年4月,美国名校的录取结果陆续揭晓,2017-2018申请季的申请结果尘埃落定。
华尔街时报统计了今年藤校录取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康奈尔大学整体下降了2个百分点,哈佛大学去年的新生录取率是5.2%,而今年下降到4.6%。
下图是今年美国藤校全球的录取数据:


从上图美国藤校在全球的招生情况来看,申请人数在逐年上升,但录取率却在逐年下降。并且,藤校也在收缩本科招生人数。康奈尔去年新生(2021届)录取了5,962人,今年(2022届)就降到了5,288人,因此许多北京地区的学生在早申请阶段就受到了影响,尤其是一些申请理科的学生,除了标化和在校成绩高以外,若没有突出的背景活动,很难使这些录取竞争日益激烈的学校加以青睐。
美国藤校除了挑选学生的标化和在校成绩外,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于申请的专业的了解度和学校的契合度;从今年康奈尔的早申就可以看出,藤校非常青睐于能力比较强,对于专业了解清晰的学生。
在早申阶段被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录取的同学,在SAT1460,TOFEL106的标化情况下,人文素质方面比较突出。该学生学习了cousera6门人文相关课程,研究课题为菲律宾民主进程,并且还随中宣部涉外媒介做项目调研, 担任了学校诗社发起人,这些早着手的文书准备和具有特色的背景活动,使她在早申请阶段从众多申请学生中被康奈尔招生官看中。
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北京地区各个国际高中/国际部整体录取情况。以下是北京地区各大国际部/国际高中公布的今年整体录取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在全美前100的录取率还是比较有保证的,但在全美前50的录取情况较为参差不齐,仅有少数学校公布了前30院校的录取比例。家长在看学校录取的榜单时可以具体针对性的看一下就读高中录取的美国大学类型,关注一下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否有难录取的院校?还是公立大学校居多?或是加州体系的学校比较多?这些问题都可以体现出在美国,大学对每个高中的学生的招生倾向。
美国藤校的录取情况在持续走低,除了大部分学校公布的应届毕业生在全美的前100、前50的录取率,新东方还总结了北京11所公立国际部和国际高中美国排名前二十院校的录取人数。数据结果如下:

从以上图中我们看出北京地区的录取情况。综合大学在北京地区招生上还是倾向于传统的公立高中国际部,主要是在北师大实验、人大附ICC和四中等传统名校。北师大实验大约有26份全美前30院校的录取;人大附大约有22份全美前30名校的录取,占全部学生的20%;四中未公布美国名校的具体录取人数。
美国大学对于北京地区的传统名校教学情况及师生质量较为了解,对这些学校的课程体系的认可度较高。传统名校的优秀学生不止有高的标化成绩、还有优秀的活动、奖项背景。
比如,人大附给学生提供大量经费,支持学生的社团活动并且拓展学生竞赛方面的资源,学生可以在校参加JA的交换项目、AMC数学竞赛、AAPT物理碗(PhysicsBowl)和美国高中数学建模竞赛(HiMCM)等竞赛;北师大实验除了一些常规社团活动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特色的社团和竞赛平台,例如定向越野社团和国际竞赛平台;十一学校有突出的艺术类活动,社团、竞赛等活动也很丰富,此外,还有学校评选的五星社团,例如拜占庭舞蹈社,校出版社等。
另有一些私立国际高中提供很多出国游学或者交换学习的机会,例如海淀外国语学校,学生11年级是需要在美高就读,鼎石也有许多国际交换项目,允许学生去各个国家参加一些国际活动等。
北京的公立国际部和私立国际高中情况各有不同,初二、初三和外地家长可以依据这些学校的录取情况,对孩子的高中进行择校;高一高二的家长与学生可以结合本校的录取结果,罗列一下自己以后想要申请的学校名单。学生家长可以根据学生所在的年级和学习情况,为学生做针对性的准备:
初三:两个维度做准备
高中择校方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应的高中情况,准备目标高中的英语加试考试和英文简历信息表。了解目标高中的教学特色;了解近三年该高中的美国前五十录取情况;了解该学校录取院校的主要排名区间;了解加州院校占前五十主要比重时,要重点注意下录取的是哪所加州院校;了解该学校对于今后升学指导课程的开设时间;了解该学校开设的社团和竞赛平台。
学生兴趣培养:美国高中是4年制,所以会参考到国内学生初三到高三之间的成绩情况和能力体现,初三属于兴趣培养的起步阶段,学生可以针对性的培养自己对于文、理、工、商四大学科的兴趣,进行初步接触,或是参加一些基础性的公益活动,排除一下自己不感兴趣或者不擅长的领域,对于自己能力擅长的领域在之后针对性规划。
高一国际部
高一国际部的学生,若自我申请定位在前三十或前五十的大学院校,目前阶段除了标化分数要冲出一个比较高的分数并顾及在校成绩外,建议学生较早地、系统性地规划背景活动,而不是在标化完全出到满意的分数以后才开始系统规划自己的背景活动。背景规划的实质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力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活动安排中不断锻炼,长期积累,所以建议学生尽早做完善的准备。
排名较高的院校在选择学生时也会首先选择个性化鲜明的学生,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选择性地参加学校提供的同质性活动,更要在背景活动中展现更多个人特色。在时间安排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参加两次美国大学的夏校,选择不同种类和难度的夏校,对于学生针对性提升也会有所区别。高一夏校的目的一般是依据目标专业和院校地理位置来选择,高二夏校的主要目的则是对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取得优秀的夏校成绩单和安排针对性的访校活动。
高一普通部
学校安排的课程是高考体系的课程,学生的各学科基础知识方面比较扎实,同时意味着在校成绩方面的压力更大,需要学生平衡保持在校成绩和标化。与国际部的学生相比,普高学生更需要提早做能力背景方面的规划,因为普高的校园活动资源相对国际部或国际学校来说较少,竞赛类资源也仅有部分普通高中提供。学生尽早地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倾向和学校特色,可以帮助到学生,在背景规划中更有目标性。
数据说明:
1、数据来源收集于北京高中官方公众号、学校官网、学校开放日、北京新东方前途和北京新东方学校;
2、四中、八十中、首师附、王府学校和清华附奥森只公布了学生被录取的学校,并未公布人数所以仅标注“有”;
3、表格中标注的是各高中学校公布的录取数量,录取数量总和可能会超过学校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