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招聘平台ZipRecruiter对18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
对自己专业选择的后悔程度。
根据调查数据,整理出了
被毕业生们最多提及的10个专业,来看看你的专业是否上榜吧!
1. 新闻学
提及率:87%
新闻学,昔日之热门领域,现因科技飞速发展而面临转型挑战。自媒体行业的准入条件日益宽松,吸引了众多新成员涌入,使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在全民信息化的浪潮中,若缺乏深厚的社会资源支撑,毕业生往往难以觅得心仪的新闻岗位。
加之新闻工作本身特性,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应变的智慧,还需承受高压环境,频繁接触敏感议题,这对心理素质构成了不小的考验。
2. 社会学
提及率:72%
社会学涉及的理论和概念较为抽象,缺乏像金融、计算机这样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能或知识体系。社会学学习的理论都比较抽象,难以转化为实际的就业路径,前景堪忧。
根据北大2018年的社会学专业毕业去向数据,本科生里80%都选择继续读书,剩下20%中只有几人签署了就业协议。
3. 人文通识类
提及率72%
人文专业不好就业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一方面,这些专业的就业需求较少,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有经验或跨学科背景的求职者;另一方面,一些人文类专业缺乏实际技能的培养。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AI已经可以进行文字组织工作,进一步压缩了人文类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而且这类工作通常不能给出很有竞争力的薪酬,很多留学生觉得落差较大。所以除非你非常喜欢,或者梦校里除了这类专业,其他都申不上,都慎选。
4. 传播学
提及率64%
传播学被“打入冷宫”的理由类似上面的新闻学。受到新媒体等因素影响,每个人都能凭借一部手机,轻易成为新闻发布者。传统媒体的衰落也导致行业内收入水平下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5. 教育学
提及率61%
教育在很多人看来是好选择,每年寒暑假、体面、待遇好、就业机会多,还是很多国家的紧缺职业名单,选它准没错!
但目前教育行业竞争压力很大,考公考编内卷严重,岗位本身还在不断缩减。且教育行业压力也大,除了要和家长沟通,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照顾好学生,处理校内事物,时间久了容易力不从心。
6. 市场营销
提及率60%
对于国内的大环境,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基本出来就是干销售的。销售虽然挣得多,但这行很考验学生的口才和情商,真的不是谁都能做好的。
7. 医学
提及率58%
医学类专业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妥妥的金饭碗,全世界都需要医生,给的待遇也好,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后悔呢?
其实它被选出来的理由和就业没关系,主要是本身的学习难度太大。医学类专业课程多、难,学制长,毕业难。从读书到实习/实践轮岗,再到最后学成上岗,少说也得七八年,时间和金钱成本都非常高。
8. 政治学与政策研究
提及率56%
政治学毕业生通常会选择政府、非政府组织、媒体等领域的工作,但这些领域的就业机会有限,而且需要高水平的专业背景和能力。所以政治学的就业领域比较狭窄,竞争也比较激烈。
9. 生物学
提及率52%
生物学学习压力大,日常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而且就业的时候,HR非常挑学历,至少要读到硕博才比较有竞争力。
10. 英语和文学
提及率52%
尽管英语能力在中国很重要,但单纯的英文或文学学位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很低,因为大量求职者都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想要顺利就业,最好是有语言、文学的交叉学位,而且积累相关实习。
即便人文社科类专业因其相对较低的入学门槛,以及通常不卡背景而备受留学生青睐,但若从投资回报率角度考量,选择更具市场热度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或商科则显得更为明智。这些专业因应时代需求,就业前景广阔,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