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作者张春满。
真相1:去美国高校读文科的博士大部分都有全奖
高校文科博士基本上都是5年全奖。全奖的意思就是学费有了,保险费有了,生活费有了!
虽然是全奖,但是美国好多学校奖学金是按照9个月发的,不是12个月,暑假是没钱的,个别学校有summer funding。
你说是5年全奖,那你能5年毕业吗?不能的话,以后的钱怎么办?这个问题,我本可以说:无可奉告(记得一位长者也这样说过…)。因为我现在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据我观察,5年以后也有各种渠道得到funding,关键是要把研究工作搞好哦。
真相2:累,tired
在美国读文科博士真得很累,在高校更是“累成狗”。
不管是美国本土学生,还是国际学生,除非特别聪明的明星学生,一般资质(像我这样的)的国际学生真得是用“绳命”在读书。
简单点说吧,JHU政治学系一周的阅读量在1000-1500页英文,偶尔还要写essay。
再简单点说吧,我考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的书单是33页长(11号字符),而且我们学校还不是特别“变态”的。
再简单一点说吧,掉的头发可以绕地球赤道N圈了……
真相3:系里面的师生关系非常平等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点,也是一开始很不习惯的一点。啥叫师生平等?我和教授,包括60多岁的资深教授互相用first name称呼对方。这在国内是不敢想象的。设想一下,你们院长叫张小明,你每次见到他,你敢叫他“小明”吗?在JHU,我就敢!
我不仅敢用first name call professors,见到校长大人也是一样。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书,结果发现校长在阅览室,我主动过去要求合影,校长说:来吧,咱哥俩来一张自拍!我当时就不淡定了…
这种平等的文化给我们这些博士生很大的自信和平和的态度,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被当回事的。
真相4:美国高校也“潜规则”盛行
你可能不相信,但是事实上是哪里都有“潜规则”,美国学校也不例外。录取的时候各种“潜规则”,上课的时候各种“潜规则”,申funding的时候也是,在系里面social的时候也有一些我至今都还不太懂的规则。
我在申请JHU的时候,没有被“潜规则”,确是按照“潜规则”被招进去的。我曾经问过当年录取委员会的教授,问他们录取博士的规则是什么,也问了为什么录取我。教授笑而不语…
真相5:入学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没想到就业压力更大···
现在博士录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JHU政治系博士的录取率在4-5%左右,更牛的学校比如哈佛、普林斯顿、加州伯克利估计也很低。本以为这么难进来,以后出去应该好混了吧,哪知道,毕业之后的就业压力也很大。
既然就业压力这么大,那肿么办?看个人志向了呗。或者你去做博士后,攒论文,然后杀回高校做教授。或者你去liberal arts学校,专心教书。或者你去thinktank,搞政策研究,或者回我们美丽的中国。我经常跟我们系同学开玩笑,我说你们要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请来中国。
真相6:你会变成厨神
我一个厨艺白痴,现在也能做菜了。不多说了……
真相7:你的英文表达和写作能力会上好几个台阶
你想一想,天天读英文材料,天天课上要讨论,英文能不好吗?
在表达方面,我觉得我的唐山英语讲得是越来越好了…
真相8:会很孤单、寂寞、冷···
你是不是发现你美国同学的朋友圈,各种美食,各种旅游,各种好玩的,都是假象!
真相是: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真的好寂寞,真的,真的,好寂寞。
这个寂寞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月亮依然落在旷野上,你的身影被越拉越长”。美国地广人稀,有些学校在大玉米地啊,见不到人啊,连鬼都没有。
第二个层次是“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大家很忙,没时间谈恋爱,所以情感上往往“形单影只,孓然一身”。
第三个层次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搞科研会很孤单,因为你发现连你导师有时候都不太清楚你在搞什么和怎么搞。
这你就懂了为啥朋友圈都是各种happy了吧?寂寞到了极点就是各种发图啊。按照道家的说法,这就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物极必反”!
真相9:你会很开心
上面说了这么多,好像读博士很痛苦的样子。这都是真的,但更准确的说法是,你会痛并快乐着。在美国学校里,人际关系很简单,生活也很简单,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这不是我们都向往的吗?我记得一位访学学者对我说,他来这里感受最不同的一点就是,这里的人要是笑起来,那是真开心!
真相10:你会更加懂得诗和远方的田野
最近有一首歌很火,但越来越多的青年终究没有机会感受和懂得诗和远方的田野。
也许,出国就能给你一次机会。
PS:最后稍微介绍一下我所在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系。
政治学系:我们系在美国政治学或者政府系里是非常另类的。
第一:我们系理论导向全美罕见。
系里最牛的一位教授是美国政治哲学界的泰斗,能把好多你知道的知名政治哲学家比下去。因为他太牛,导致我们系政治哲学方向全美前五,每年录取的博士好多就是想跟他学习政治哲学。
受到这种哲学研究风气的影响,我们系的比较政治、国际关系和美国政治方向都特别强调理论创新和理论功底。我是研究环境政治和国际安全的小朋友,却读了好多政治哲学…
第二:我们系不重视定量研究。
现在全美都在大踏步的向定量研究进军,我们系还是吃着火锅唱着歌,忙着搞理论研究和质性研究,对定量研究各种鄙夷…
我为了求生存,经常去社会学系学定量研究方法,结果现在修炼混合研究方法已经“走火入魔”。
第三:我们系非常小、精和懒。
教授不多,教授很牛,教授给人懒洋洋的感觉。
如果同学们在留学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北京新东方前途留学顾问老师,或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导师为大家解答。
想定制留学规划方案的同学,可以点击“美国硕博申请规划”首页查看,免费领取留学资料可以点击《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如果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大家进行定位。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