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同学是大一上学期就找到了新东方前途出国,那时只是对出国读研有一点点想法,想去咨询一下。同学当时掌握的信息量很少,对于“想去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专业和项目,该怎么去准备”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明确的想法和目标。当时的同学之于出国申请这件事来说,还是一个小白。但是她的留学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第一次见到咨询老师时,同学简单说了一下她的背景和情况,还在想刚上大学就开始准备四年之后的研究生申请,是不是太早了。在同学当时的认知里,大三再开始准备也绰绰有余。但是通过之后和老师的交谈,她意识到了早规划早准备的重要性。
同学了解到申请美国研究生需要准备很多材料,不仅需要硬性的标化成绩,还需要提升自身的软性背景,包括社团活动,志愿,实习,竞赛,科研,海外背景等。那时的她刚上大学,懵懵懂懂,有些害羞,也没什么自信,在得知要准备这么多东西后,其实是有一点想放弃的,觉得自己可能做不到。但是老师一直鼓励她,让她坚定了出国读研的信心。
■ 制定了明确的出国规划
考虑到同学的本科背景和自身兴趣,在经过一系列的利弊分析之后,最终选定了金融这个专业方向。由于本科学校要求雅思成绩,所以当时同学更倾向于考雅思。但是老师建议同学转考托福,因为托福更好提分且美国学校更倾向于托福,所以同学抓紧时间开始准备托福,现在回想起来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在同学托福已经考到100+时,身边的同学还在苦苦刷雅思,为小分而烦恼。
接下来同学也按照老师给同学制定的计划一步步去执行,同学的大学生活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大一的时候同学在保持GPA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丰富课外活动,竞选上了学生会干部,积极参加志愿活动。
在老师的建议和帮助下,同学参加了UC Berkeley的暑校。由于这是同学第一次独自出远门,而且是异国他乡,出发之前同学有一些担心,对自己的暑校生活充满了未知。老师能切身体会到她的那种感受,所以积极帮她联系住宿,接机,甚至出租车都是帮忙安排好亚洲人接机,到了国外也经常联系,询问她是否适应,非常尽职尽责。
在暑校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同学逐渐消除了之前的恐惧,期间她选择了两门跟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很喜欢美国的授课风格。同学很享受伯克利的学习生活的同时,她也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她明显感觉到回国之后同学的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有所提升。这段经历让她不仅扩充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让她更加明确了想要出国读研的目标,对她后续申请也有很大的帮助。
■ 早规划早申请的重要性
大一暑假期间早早开始了同学的第一次实习。同学的第一份实习是在银行,那时她还没有掌握充足的专业知识,对整个行业也不太了解。虽然实习的时间不长,但在实习过程中,同学对该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开始渐渐明确她未来的职业目标。
大三同学开始专注于专业背景的扩充。她分别在寒暑假进行了两段实习,一段是在银行,另一段是在证券公司。在投行实习期间,同学大致了解了投行的运作规则,参与了数据分析工作。如果没有早准备早规划,她将错失这些机会。
与此同时,同学开始准备GRE。其实在确定考GRE之前,同学纠结了很久到底是选GMAT还是GRE。因为同学身边申请商科的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GMAT,她也有些担心是否商科项目对GRE存在偏见。因此同学在此过程中跟老师反复确认后,选择了GRE,她后续的录取也印证了GRE同样适用于商科。
由于准备的早,让她有充足的时间刷分,每次成绩都稳步提升,所有标化成绩最终在大四前先于身边的同学早早考出来了。同学考托福和GRE的整个过程,在老师对她的帮助下都非常顺利,让她少走了很多弯路,也给了她充足的时间准备后续的申请工作。
■ 虽然忙碌但她乐在其中
同学跳出了舒适圈,尝试了很多“第一次”,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现在。这三年里同学从懵懵懂懂,缺乏自信的女孩成长为了现在有主见,有自信的她。简历也从最开始的空空如也到现在的满满当当。
在身边的同学还在苦苦刷分时候,同学已经可以选校,提交申请了。在选校阶段老师也给了同学很大的帮助。当时同学选择保底校的时候非常犹疑,老师建议并鼓励同学大胆选择前面的学校。最终敲定的选校方案全部是top40的学校。
后期老师指导同学准备申请材料,完成申请的每一项工作。在2019年3月份就开始了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头脑风暴,深入挖掘同学的闪光点,反复修改。大三一结束,便开启了WES 认证工作,所以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所有学校都是申请的第一轮,相信这也是能拿到满意offer的原因之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已经拿到了JHU,罗切斯特和UCSD的录取,这个结果她很满意。在没有选保底校的情况下,拿到了早申三所学校的全部录取,同学既意外又惊喜。同学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这三年的努力,更离不开老师们的指引和一路以来的鼓励支持。一起期待更好的录取结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