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发布的
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全球教育界的目光再度聚焦。尽管
美国继续维持其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以197所院校上榜数量独占鳌头,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动。
•
哥伦比亚大学在此次排名中跌至第34位(23),下降了11个名次;
•
芝加哥大学跌至第21位(11),下降了10个名次;
•
耶鲁大学从第16位滑落至第23位,下跌了7个名次;
•
普林斯顿大学从第17位降至第22位,减少了5个名次。
最“憋屈”的是
佐治亚理工学院作为美国三大理工学院之一,在此次排名中位列第118位。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达特茅斯学院,作为常青藤联盟的一员,其排名竟然滑落至第247位。
同样遭遇排名下滑的还有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这所拥有13位诺贝尔奖得主、9位麦克阿瑟奖得主、2位普利策奖得主、1位图灵奖得主、1位拉斯克医学奖得主以及众多院士荣誉的学府,其排名却跌至了第324位。
而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这所同样拥有7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位图灵奖得主的学府,其排名更是接近了500名的边缘,具体为第464位。
▍这份榜单是如何“炼成”的呢?
实话说,小编昨天看完这个榜单的感觉就是“垂死病中惊坐起”,所以誓要写点东西来缓解一下心情!
1. 排名指标
首先,今年QS排名仍为以下9项指标:
• 学术声誉:占比30%
• 雇主声誉:占比15%
• 每个教师的引用次数:占比20%
• 师生比例:占比10%
• 国际教师比例:占比5%
• 国际学生比例:占比5%
• 国际研究网络:占比5%
• 就业成果:占比5%
• 可持续性:占比5%
2. 指标分析
接下来小编来简单分析几项其中几项指标,来解释一下这份排名的依据。
• 国际教师比例:占比5%
国际教师比例,是一个反映学校国际化程度和吸引全球人才能力的指标。虽然这一指标在评价学校人才吸引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将其作为排名的决定性因素则显得有失偏颇。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大部分学校在此项指标上的评分相对较低。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顶流学府均未超过50分,而普林斯顿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评分更是低至个位数,分别为9.6和6.1。
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已经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其本土的教授队伍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均具备超高的水平,甚至在很多领域都处于世界前沿地位。因此,美国学校并不需要过度依赖国际师资来满足其教学和科研需求,这也导致了它们在国际教师比例这一指标上得分偏低。
• 国际学生比例:占比5%
国际生占比是衡量学校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意味着学校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多样化学生群体。然而,在评估学校优劣时,这一指标应当结合一个合理的阈值来考虑,而不仅仅依据其比例大小来做出判断。
例如,排名第二的哈佛大学在这一评分上只获得了69分,斯坦福大学为60.8分,普林斯顿大学的国际生评分更是低至56.6分。这些顶流学府的国际生比例相对较低,主要归因于它们严格的招生标准和门槛。事实上,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术声誉往往使它们成为国际学生梦寐以求的学府,因此,即使国际生比例不高,也并不意味着这些学校的国际化程度或教育质量有所欠缺。
• 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占比30%&15%
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作,为QS世界大学排名的主观评分维度,其数据收集和处理方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在此一并讨论。
这两个指标的评价流程主要依赖于向不同大学和雇主发放问卷,要求受访者列出其所在国家内排名前十的学校、国际排名前三十的学校,以及结合所在国+国际排名前十的学校名单。随后,QS机构会综合所有问卷的反馈进行评分。
在此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潜在的隐患和偏差。首先,对于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国家,如美国,要求受访者主观地对普林斯顿、哈佛、斯坦福、耶鲁和麻省理工等进行排名时,往往难以避免分票现象,即这些学校的得分可能因分散的投票而受到影响。例如,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作为常春藤盟校,其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的评分相对较低,分别为55.9和49.6(前者)以及22.8和31(后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票现象的存在。
其次,在权重分配中排除某些地区或国家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情况。特别是如果某些地区或国家的参与度较低,但实际上具有重要的贡献,他们可能因为权重分配的限制而被排除在分析之外,这可能导致结果的偏见和失真。
此外,自己院校所在国的提名过程中,会排除自我提名,这可能会造成结果的失真。因为有些学校可能会确实具有优秀的表现,但因为被排除在内而未被充分考虑。这可能导致较大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同时一些学术机构可能因为知名度或其他因素而受到过度关注,导致其他表现优秀的学术机构被忽视。
大学排名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学校学术能力和综合实力,同时也为学生们的就业和落户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然而,我们强烈建议大家不要过度依赖或盲目追求排名。事实上,在就业或落户的过程中,排名并非惟一的考量因素。以备受关注的上海落户政策为例,上海人社局明确表示,四大排名机构的结果具有相同的参考价值,所以无需过于焦虑。
那么,雇主们真的对大学排名有很高的关注度吗?事实上,对于投行、咨询公司以及科技公司等行业巨头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有自己的Target School,这些名单往往与QS排名并不直接挂钩(虽然这些名单通常不会公开)。具体关于就业的分析,这次就不详细描述了,下次会出一个专门的文章来分析。
最后,放上TOP200大学的排名榜单~
▍2025QS世界大学排名1-100名榜单
▍2025QS世界大学排101-200名榜单
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有更多关于美国留学申请等问题,欢迎在线咨询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老师,如果在留学申请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同学们可以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导师为大家解答。免费领取留学资料可以点击《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发展报告》,如果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大家进行定位。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