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志于海外深造的学子们来说,暑期是一个黄金时段,可以
通过科研实习等丰富经历来增强个人背景,进而在申请高端院校时展现更高的竞争力。
特别是那些想要申请美国博士的同学们,暑期有一个步骤尤为重要且不容忽视——
“套磁”,其能够帮助同学们与心仪的导师建立联系,若稍有疏忽,就可能与梦校失之交臂。
▍什么是“套磁”?
“套磁”是一个在申请院校前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指的是
在正式提交申请之前,通过一系列措施使目标院校和潜在导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实力。
同时,这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院校或导师的招生计划,进而更为精确地评估自身的录取机会。通过“套磁”,学生可以显著提升申请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套磁”的流程以及相关的准备工作。
▍我们该如何套磁?
由于套磁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筛选套磁的目标到与导师联系面试,所以大家通常会用到不同的套磁策略,比如精确套磁和海量套磁。
• 精确套磁:个人实力较强的同学,可能更多会选择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导师和想要申请的院校针对性发送套磁邮件,进行精确套磁;
• 海量套磁:而对于
实力相对有限的同学,或者精套导师回复不理想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对大批量的院校和导师广撒网,发邮件海套的方式碰碰运气。
▍套磁小Tips
由于精确套磁需要同学们考虑到
选哪所院校,以及去找谁套磁,因此小编接下来针对精确套磁,给出几点实质性的建议:
• 心仪程度
首先,要考虑我们对该院校或导师的心仪程度。究竟有多想去这所院校,以及有多喜欢这个导师的工作,从而来权衡我们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去跟这些导师进行套磁。
• 地理位置
其次,要考虑的就是院校的地理位置,如果有些同学已经身在美国,建议考虑预约线下面谈。面对面的交流会比线上隔着屏幕的对话形式更有温度。由于很多导师在考察候选人时,也会将候选人性格作为考量因素之一,所以线下面试的形式相对来说能够让导师更加完整立体的了解我们的个人性格特点,形象契合的话,也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套磁成功率。
• 其他加分因素
最后,是一些比较可遇而不可求的加分因素。
如果大家自己现有或曾经的导师,刚好与即将要套磁的导师认识的话,可以请这位导师帮忙给套磁导师写邮件引荐;或者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套磁邮件中提及自己的导师,这将更有效地提高套磁回复率。
美国非常看重这类推荐形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申请时需要提交推荐信。“推荐”是通过第三人的视角对我们的展现,有更多维度,也更加真实,所以导师们也会更加相信熟人的推荐。
▍什么时候开始套磁?
套磁的时间节点在申请过程中尤为关键,过早地进行套磁可能会导致在正式申请时,导师对我们的记忆变得模糊;而若是开始得太晚,可能会发现心仪的导师的招生名额已被其他申请者抢占。因此,找到合适的时间点进行套磁,是确保我们能够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同时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一环。
为此,小编整理了比较合理的套磁时间供同学们参考:
首先,向院校提交申请的时间,按照
12月份来计算,开始
向心仪导师发送第一次套磁邮件的时间,最好在前一年12月到当年3月之间。这个阶段套磁主要就是与我们心仪的导师阐明自己申请博士的目的、背景情况、对导师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以及了解导师的招生计划等等。
因为导师大多都比较忙,通常有回应也
可能要在1-2周才往来一次邮件,几次沟通下来很可能以及花费掉较多的时间,等到开始
约线上面试或线下面谈的时候,已经是1-2个月后的事了。所以提前沟通的好处就是,即使导师回复没有招生计划,或实际招生无法有自己决定的情况下,我们提前得到导师的答复,也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及时调整套磁人选和申请计划。而且有些导师甚至没有时间查看或回复邮件,在充足的时间内,我们还能多次发送套磁沟通等待回复,根据导师不同的回复情况,也能更灵活的解决和应对。
此外,
大多导师可能会在申请前半年到3个月,也就是当年6月到9月相对比较有空,面试大多会集中约在这个时段,同时挑选候选人。这个时候因为距离申请不算太远,导师还会对我们印象比较清晰,也不会因为导师后续的答复太晚而耽误我们的申请提交计划。如果担心面试距离申请时间比较久,被导师忘记的情况,也可以在申请前在发送邮件跟导师打个招呼,提个醒。
在申请截止并获得结果后,
建议大家出于礼貌和尊重,再次向那些曾有过套磁交流的导师们表达感谢。毕竟,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可能还需要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今天的分享至此告一段落,如果同学们对套磁邮件有任何问题,或是想了解美研申请的相关问题,欢迎
在线咨询北京新东方美研顾问老师,我们将为大家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专业的指导。
想定制硕士申请方案的同学,可以点击《美国博士申请规划》,一键定制个性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