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同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大男孩。可能跟本科阶段海外求学的经历有关,在第一次跟这位同学接触的过程中就感受到了他的健谈和礼貌得体,这对于申请顶尖的商学院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很容易在学院组织的面试之中获得青睐。
在跟前期老师樊丹丹老师和与我的接触中,这位同学表现出了强烈的哥大情结和纽约情结,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毕竟以后可以获得工作offer的机会更多。因此,在申请的院校中,纽约的学校占据了半壁江山-哥大三个学院的三个专业以及纽约大学。对于有“哥大”情结的学生来说,可以同时申报这个学校的不同学院下的项目,但不能同时申请一个学院的多个项目。比如,金融工程和金融数学这两个项目分别设置在了工学院和文理学院下面,可以同时申请。但是申请了金融数学的学生就不能同时申请哥大统计了。
在明确了申请方向和申请难度之后就是紧张的准备阶段,由这位同学很配合进度,头脑风暴,素材准备进展很顺利。这位同学自身非常优秀,强大的学术背景之外,还拥有Pwc、电商、证券等方面的实习经历,文书着重突出了金融工程等专业所需求的量化分析判断能力。同时为了使文书所展现的内容更具有说服力,在我的建议下,学生还去报名了编程的网课,加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除了常规的文书准备之外,顶尖的商学院一般还会通过大量的essay和面试对来对学生进行二度考察。后期申请阶段,很多学校会要求录视频或者skype远程面谈。今年很多学校都采用了Kira系统,问题随机,几乎无准备时间,很多学生很苦恼,感到无从下手。 而这位同学外向健谈的性格,以及海外本科的背景为他在面试中加分不少。我建议学生从梳理自己的经历开始,回顾了自己的实习经历,总结提炼自己的收获、感悟,并对项目本身做了深入了解,同时准备一些想要问招生官的“有水平”的问题。
学生的第一次面试是wustl的好商业分析项目,学生说对话是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的,而他最后还反过来“面试”了招生官,兴奋地向他介绍了十几分钟的学校项目优势,并获得了一万刀奖学金,想必这也是学生在圣诞节放假回国前夕所收到的最棒的礼物,据学校官网去年12月9日发布的消息,该项目就业率高达97%,每年大概招生30人,16fall一共收到400多份申请,而17fall的竞争更是激烈。借着这个漂亮的开局,学生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完成了哥大,纽大,cmu等多所学校的面试。
申请的过程也并非完全一帆风顺, 在递交申请之后,申请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小插曲。比如,我们是2017年元旦申请的卡耐基梅隆(CMU)大学,由于学生的国际化教育背景中有英国交换经历,所以在网申过程中就把这些教育经历都写到了。但是学校在第一轮审核过程中要求学生提供交换期间的官方成绩单,而英国的学校当时尚未开具官方成绩单,虽然我们已经和学校argue过,交换的成绩和学科已经都transfer到本科成绩单上了,可学校依然坚持, 并给予了最后通牒,倘若不能如期提供成绩单,将把我们的申请放到第二轮审核,录取几率就会大大降低。第一轮审核恰逢春节放假期间,但是后期老师的原则就是 “招生官不放假就绝对没有假期”,我依然每天查收学校邮件,及时和学生和学校沟通此事。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此时也显得至关重要,经过多方交涉,英国学校非常及时的补开了成绩单,及时的获得了CMU的占位。
付出就有收获,学生知道获得了哥大offer的一刻激动异常,自己的哥大情结终于达成了目标。不只是哥大,WUSTL和Cornell也纷纷抛来橄榄枝,相信还有更多的offer在飞奔而来的路上。这位同学的经历来看,不论达成自己的理想有多么困难,只要有提升自己的决心以及科学严谨的规划,理想也终会达成!
每日推送一手留学资讯
微信ID | bjxdf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