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洁 美国中学部资深顾问
作者简介:2003年从事教育及留学行业,擅长根据学生的自身的特点而设计留学方案。成功帮助众多学生选择匹配学校,学生曾申请到St Paul’s School、Loomis Chaffee school、Northfield Mount Hermon school、Mercersburg Academy、The Hill School、Hopkins School、Fay School、The Bement School留学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可逆的过程,都需要百分之百的成功,这同样也是我的目标。
在线咨询>>
随着美国本科将采用新系统进行申请,很多关注本科留学的家长,开始把目光投向美国中学留学。新系统(CAAS)的操作更加强调申请过程。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相当于从初三开始,进行申请美国大学的准备工作。而目前国内的教育制度并不支持这样的方式,这让更多的家长考虑提前让孩子出国读书,以便于申请到更理想的大学。这其中最纠结的应该是高二的学生和家长了,那么高二出国对于学生来说,究竟有什么样的利弊和留学方案呢?
首先我们了解下美国中学每个年级不同的课业安排:
9年级课程最为轻松,便于孩子过渡语言关,取得很好的在校成绩单(GPA),同时,孩子可以大量的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增强未来申请本科的综合竞争力。便于融入当地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
10年级课业难度加深,学生开始有机会选修一些有难度的课程,如,荣誉课程或大学的预备课程(如AP、IB、),而选修这类课程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申请哈佛耶鲁等顶级名校的学生,平均提交的AP课程数量是4~5门。所以学生选修这些课程并取得好的成绩有助于今后申请到顶尖的大学。
11年级是美国高中生压力最大的一年,学生需要在这一年准备好申请大学的所有资料:包括PSAT、SAT、AP等考试成绩,参加一些更具有竞争力的活动,如比赛、竞赛或拥有一两项课外组织活动的经历,确认申请大学的策略等等。
12年级学生针对目标大学、准备好申请文书等资料、参加大学面试等,最后等待大学录取。
一般来说高二出国的学生会有2种方案:
第一种11申12,即 高二(11年级)结束,申请美国公立或私立中学的12年级,采用这种方案的学生,一般在这个阶段,申请本科的标准化成绩(如:toefl 、sat、AP)都已经基本达到目标分数,到美国读书的作用主要是提前适应美国的学习方式,便于走访各个不同的大学,了解各个大学在招生方面的倾向及招生政策,学生还可以获得美国中学老师的推荐信,参加美国中学当地的竞赛、比赛,这比国内的老师推荐信和活动经历更具有含金量,总之在这个阶段去读12年级的学生是充分准备好了申请美国本科的学生。
第二种11申11,即高二(11年级)结束,申请美国私立中学的11年级,孩子未来在美国读2年高中,之后毕业申请大学。采用这种方案的学生,通常正在准备本科的申请,也许还没有开始参加标准化考试,也许刚刚考取了toefl 80~90的分数。此时,选择送孩子到美国读11年级,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美国本土的学生,在没有任何语言障碍的情况之下,通常写作业也会写到凌晨,而作为国际学生,即要进行语言的过度,又要保持较高的GPA成绩(在校成绩单),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这对学生而言确实要承受比较大的挑战。
相对每个学生的留学经历来说,中学的课程一定比本科要简单,若孩子做好了思想准备,希望通过中学的跳板申请到更好的大学,那么11年级去读美国中学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其一,帮助孩子顺利过渡语言关,美国的学校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学生刚去美国,学校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英语程度和学术能力安排课程,以便于学生顺利的过渡语言关,并保持优秀的GPA成绩(在校成绩单)。
其二,学生可以选择有难度的课程(荣誉课程、AP、IB、双学分课程)帮助学生提升在校成绩单(GPA),获得美国大学对于学生学术能力的认可,而且美国学校所开具的成绩单比国内高中所提供的成绩单含金量更高。
其三,美国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设了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运动(篮球、排球、曲棍球、网球、高尔夫、壁球、田径、体操、滑雪等)、音乐(器乐、合唱)、艺术(美术、雕塑、油画等)、演讲与辩论、剧本(戏剧与表演)、刊物编辑、社区服务、野外拓展等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参与这些美国本土的各种活动、比赛,而这样的经历对于学生申请大学也是十分有竞争力的。
其四,美国本土的学生通常没有中国这么大的竞争压力,美国教育也是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为目标,所以大多数中国学生在美国中学的成绩一般都比较“拔尖”,而美国大学在招生时,会秉持公平和招收多元化背景的学生为原则,通常他们会录取各个学校里“拔尖”的学生,那么在美国读中学的学生,就会比较有优势。
我们泛泛的讨论了高二学生赴美读中学的利弊及方案,但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匹配的留学方案和适合的学校,为孩子的大学申请做好铺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