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降低择校压力,英国大学考虑取消本科招生含隐性条件的无条件录取。

Screenshot from The Telegraph
据报道,英国高校已被告知停止提供“含隐性条件的无条件录取”(conditional unconditional offer),以阻止申请者们做出“不符合他们最大利益”的择校决定。含隐性条件的无条件录取是指,无论申请者的A-level考试成绩如何,只要学生在填写第一志愿时选择某学校,该学校保证录取申请人。近年来,conditional unconditional offer的使用有所增加,但在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被负责监管大学的机构学生办公室暂时禁止。代表140个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组织Universities UK (UUK)在经过18个月的审查后,于周一(7日)公布了其公平招生行为准则。
该准则将规定,大学不应提供“含隐性条件的无条件录取”通知书,大学录取不应当因申请人鉴定申请某校作为他们提供成绩要求明显较低的录取通知书的理由;大学的本科招生流程必须“支持学生的自主选择”,确保其激励措施不会“不必要的压力”。
根据英国全国大学的统一学生申请机构(UCAS)在2019年针对3万多名学生的一项调查数据,有35所大学和学院发放了1%的“含隐性条件的无条件录取”申请,超过一半的申请人收到了一份“含隐性条件的无条件录取”通知书。
大学录取的激励措施可能包括提供有保证的住宿、财务现金补助、助学金或奖学金。在被提供激励措施的学生中,56%的人表示他们被告知大学将把有条件录取通知书改为无条件录取通知书,30%的学生表示他们被承诺可以解决住宿问题。
这种招生方式受到了广泛批评,认为此举会削弱学生努力考取A-level成绩的动力,忽视学生的学习潜力。
UUK负责英格兰和北爱尔兰事务的副总裁兼公平招生审查委员会主席Quintin McKellar教授说:“公平招生实践准则允许大学和学院做出公开承诺,将申请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学校和学院leader协会(Association of School and College Leaders)秘书长Geoff Barton表示,他们欢迎“绝对明确的信息,使用所谓的‘含隐性条件的无条件录取’是不可接受的”。
“绝大多数的这类录取都是不必要的,也不符合学生的最大利益。”他补充道。
根据新规,大学应在有限的情况下使用无条件录取通知书,例如在学生通过面试后,此外,大学必须在其招生政策中使用明确、清晰的语言,招生流程应对学生尽可能透明,并确保各种背景的学生得到公平公正的入学机会。大学将联合签署新规,但该规定并不是强制性的法律条款。跨部门小组将评估该守则发布后的有效性。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英国本科申请的资讯,可以点击我们的“英国本科留学”首页进行查看。有任何问题,可以在线咨询北京前途留学顾问老师,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导师为大家解答。如果同学们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大家进行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