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生需重点防范以下五类诈骗,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
一、冒充公检法及机构诈骗
诈骗分子常伪装成中国公检法机关、大使馆、海关或快递公司,以“涉嫌犯罪”“需缴纳保证金”等理由诱导转账2。此类诈骗多利用留学生对国内司法程序不熟悉的特点,或伪造电话、视频等手段实施。
二、快递信息类诈骗
不法分子谎称留学生包裹被扣押,要求补交高额邮资或提供银行卡信息;或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快递丢失为借口,盗刷银行卡。
三、学校相关诈骗
-
奖学金/学费诈骗 :冒充学校工作人员,以“奖学金发放失败”“学费补交”为名,诱导登录钓鱼网站转账。
-
学籍威胁 :通过留学生群获取违规记录,假冒学校以开除学籍相威胁,要求转账自证清白。
四、虚假绑架与AI技术
利用AI生成虚假绑架场景,切断联系后向家人索要赎金;或通过技术手段伪造声音、影像,增加诈骗可信度。
五、境外高薪骗局
诈骗分子以“低门槛、高薪”为诱饵,实际涉及电信诈骗、赌博等犯罪活动。若无法完成任务,可能面临暴力威胁或人身自由限制。
防范建议
-
核实身份 :遇可疑电话或信息,立即通过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热线(+86-10-12308)、中国驻外使领馆领保电话核实。
-
保护隐私 :不向陌生人透露姓名、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4。
-
保持联系 :定期与家人沟通,遇紧急情况及时报警。
-
谨慎转账 :所有涉及资金的要求必须通过官方渠道确认。
通过增强防范意识,留学生可有效降低被骗风险,保障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