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美国第65届国务卿,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任职此美军最高军职的非裔美国人,科林鲍威尔曾说过:“一个梦想的实现不是通过魔法,而是需要汗水、决心和辛苦的努力。” (A dream doesn’t become reality through magic; it takes sweat, determination and hard work)
对于申请美国本科的一个个小留学生来说,眼前的梦想无非就是获得一份一张步入自己梦校的宝贵门票。美国虽然名校众多,专业分支丰富多样,但是申请进入一所排名靠前,专业教学领先的好大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相信,在体验过漫长而又繁琐的申请季之后,许多同学都会对这段经历铭记在心,而对于还没有开始申请的孩子和家长来说,“如何才能正确的去面对这个未知的挑战,申入自己的梦校和想学的专业?”则是他们心中最想了解的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2020申请季中,我有幸帮助到了一名优秀的学生,Lily同学,获得了她梦寐以求的,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游戏设计专业的本科录取。在陪伴她准备申请文书、填写网申表格、寄送申请材料、追踪录取结果的这8个月里,我不仅看到了她对自己梦想的坚持与努力,也被她在困难和挑战前积极乐观的心态所打动。最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Lily同学为她的大学申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第一次见到Lily同学,是与她第一次文书面谈的时候。通过和Lily同学的沟通,我了解到了她计划申请的第一专业为游戏设计,并且内容更偏向前端,即建模和美工方面,而不是编程和游戏引擎代码这类后端的内容,所以在主文书的构思和创作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对专业的兴趣、艺术/文学天赋、和自身创造性的体现。在Lily同学提供的文书素材中,她提到了梦想、兴趣、自我认知和性格的发展、帮助患抑郁症朋友等方面,其中,有一部分故事是可以用到文书里的,但一些故事,如为低年级学生补习英语,与她所申请的专业方向联系不大,故事本身可挖掘的内容也不多。所以我们权衡利弊,反复讨论,对素材进行了最终的筛选,并寻找除了素材之间的联系,挖掘出了素材背后的细节,从而构思出了文书的整体结构。
在定稿了文书,提交了网申之后,Lily同学就开始了焦虑地等待,好在犹他大学的游戏设计专业早早地出了录取结果,让Lily和家长提前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但我们都知道,纽约大学的录取结果才是孩子和家长最期待的。可惜的是,第一波录取结果下来之后,我们得知Lily同学并没有收到纽约大学游戏设计专业的直接录取,而是被放在了Waitlist,即等待名单里面,考虑到Lily的托福成绩并没有达到纽约大学的“建议”的100分最低录取分,这个结果也算是大家的意料之中吧。此外,Waitlist出结果的时间也正赶上2月中旬国内疫情爆发的高峰,所以其中也可能有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而随着国内疫情好转,纽约疫情爆发,等待名单的录取结果也变得十分微妙起来。因为美国大学,特别是像纽约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它们等待名单的录取概率是受到已正常录取学生的入读率影响的。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确认要入读的学生少,等待名单被录取的几率就会增大,反之亦然。所以,经过我们对纽约疫情严重性的分析,以及我们对Lily同学精美作品集的信心,我们建议Lily同学重点去争取纽约大学的录取。于是,在受到了我们的指导和启发后,Lily同学决定尝试着给纽约大学的招生老师们写一封表明自己强烈兴趣的“情书”,即Love Letter。很快,Lily同学就完成了初稿,但是在阅读后,我们发现除了一些语法问题外,一些要点的表述也不是非常深刻,并没有起到打动人的预期效果。于是我们开始帮助Lily同学反复润色修改Love Letter,并建议Lily将最近国内外的疫情发展,和自己在这个全球危机下所作出的积极反应,如作为志愿者帮助社区测量体温,运用自己的绘画技能设计宣传册等,都写在了Love Letter中,这也与纽约大学希望学生肩负社会责任感这一校训相呼应,再一次表现了学生与大学理念上的契合度。
就这样,经过一个月的漫长等待之后,Lily同学终于收获了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游戏设计专业Waitlist的转正录取!当我将录取的好消息电话通知给学生和家长的时候,电话听筒中也传出了孩子和父母喜极而泣的激动欢呼,作为一名从事留学的老师,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欣慰的一刻了。可以说,Lily同学的成功,是多方努力的结果,但是这也离不开孩子自身的努力和热情,以及家长积极的态度与配合。这也印证了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先生的话,梦想不是奇迹,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拼搏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