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博士申请乃至一些小众冷门专业的硕士申请过程中,
“套磁”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所谓“套磁”,就是留学申请者通过Email联系申请学校的有关教授,以此达到增加自己被录取和获得奖学金的机会。
而“套磁”这个过程除了咱们的专业背景的测试,也是一场“智商”和“情商”的考验,在这个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问题要教授说的明明白白我们才能了解的,其实教授回复的邮件往往我们从一些关键的词和句可以判断我们想要了解的问题,从而给出教授最好的答复,也给我们自己的套磁申请最好的规划。

■做一个“发问者”:套磁邮件要适当发出疑问,给教授回复的理由
我们都知道第一封套磁邮件要写自己的个人情况,尤其突出科研成果和自身背景与教授科研的匹配点,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最后要发出疑问,询问教授是否招生,这样才能给教授一个回复的理由,我们长久的套磁过程的中后期也是一样,
每一次发邮件要适当的抛出一些问题
,这样教授才能觉得这封邮件是需要回复的,而不是看完就结束了,也以此才能跟教授保持基本的沟通和联系,也就是我们说的套磁频率。
■做一个“智者”:套磁目的要明确,要善于从教授的回复言语里判断出我们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是反复叨扰教授去确认我们想要得到的信息。
第一,教授是否有招生权,有招生权的情况下当季是否招生。一般情况下,教授如果没有招生权会告知直接申请即可,录取后再跟教授讨论加入该教授团队的事宜,若教授有招生权,一般会告知招生,不招生或者如果套磁较早的情况下,会告知尚不确定资金和招生情况。
第二,招生的教授是否有资金。很多同学发现教授回复的第一封邮件没有关于奖学金问题的任何话语会有些担心后期是否能拿到全奖然后急于立刻跟教授确认奖学金问题,
套磁初期的前两封邮件立刻探讨这个问题是有些不合时宜的
。
一般情况下,如果教授告知可以申请,没有提及奖学金的情况,我们一般是默认为有奖;而如果教授告知招生,但是建议申请奖学金,这种情况下就证明教授资金是不充足的,那么同学们就需要考虑一下接下来是否要继续套磁;如果对该教授团队十分感兴趣,愿意自费或者申请CSC奖学金,那么可以继续套磁增大录取几率;如果不想要自带奖学金,也建议保持联系,尽量套磁,前期不要自断后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到了后期教授已经给了口头承诺会录取,但是还是没有提及奖学金的分配,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探性的询问是否可以申请RA/TA为由试探教授口风,
一般询问过后,教授会直接告知给同学们的录取是RA/TA+Tuitionwaiver,或是fellowship。

第三,让教授充分了解学生的科研成就和实力,适时主动提供相关证明。
有些教授第一封邮件会询问是否有论文发表,那么我们就可以关注到该教授是比较看重科研成果的
,这个时候如果还有时间,着手一下论文发表,可以是之前科研成果的发表或者新开课题,即便是处于审核的状态也是对套磁有帮助的,同时这个发表的过程也是可以跟教授保持联系的媒介,告知教授自己接下来论文发表计划,若有论文发表经历,可以附上论文给教授翻阅。
若教授直接询问GPA和TOEFL、GRE成绩,在GPA相对没有那么高,但是因为学校整体GPA较低而同学们实际排名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提供GPA的同时也把排名信息附上,再比如,有些同学GPA比较低,但是TG成绩较高,而教授只询问了GPA,这时候咱们可以把TG成绩单也顺便附上,适当弥补自己的不足;再比如有些教授直接询问TG成绩,那么证明教授比较看重语言成绩,但如果当下我们只考了一次成绩,成绩不是特别高,但对于第一次考试的同学来说已经比较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提供成绩单,最好再说明一下这是第一次考试,以及接下来的考试安排。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要通过教授的邮件抓住教授的关注点,不能坐以待毙教授要什么材料和信息就提供什么,
要适当的主动提供相关的辅助材料和信息来弥补不足。

■做一个“文明人”:待教授如“小公主”,不宜过多催促,不宜过久忽视。
不要让教授的话落地,每一次对话都要做到我们是最后的结束者,回复“谢谢,保持联系”诸如此类。感谢常挂嘴边,表现强烈兴趣,有问必答,教授的回复邮件可能一次行抛出几个问题,抓住重点,依次在回复邮件中进行回答,不要忽略其他问题让教授再次邮件询问。
适当时候以积极准备申请和希望面试表现积极态度,有进展会汇报,保持套磁联系频率,适当时候向教授索要材料为学术套磁做准备。
总的来说,
咱们套磁过程中要了解这些“潜规则”
,才能让教授感受到我们的科研能力和成就的同时也感受到同学们跟教授的默契,这种默契也是可以俘获教授“芳心”的契机。
以上是前途出国留学专家为您总结的想拿博士全奖offer? 套磁的这些“潜规则”不知道怎么行。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点击【在线咨询】留学专家,以便给您进行精准定位。如果您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
【免费评估
】
。

关注成都新东方前途出国官方账号,每天为你奉上留学必读好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