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这是预估的2021年考研人数。年初疫情,扰乱了不少大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节奏。实习计划推迟、留学延期、秋招压力顺势堆积,考研无疑成为夹缝求生的一条出路。如今的学历需求水涨船高,求职升学进退两难,“最难的毕业生”真的会被难住吗?当然不会!升学已然成为提升个人竞争力的一条出路,在这条路上,还有多种选择可以帮助我们顺利通关,选择出国留学也许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借势“利好”,积极面对
考研人数增长,但部分双一流高校将继续扩招,更多学生有机会读研深造。对于有意出国深造群体而言,尽管国外疫情尚未完全平息,但各国纷纷推出留学“利好政策”,无论是从简化申请流程、延期入学、适当减免标化考试要求,还是放宽签证政策、灵活调整毕业工签要求上,都在积极满足国际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利益。除借势众多“利好政策”外,学生们自己也要积极在被动局势中占据主动。
合理规划,找准备考节奏
考研、留学、就业形势尚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两手规划方案,多一重选择,助于提升多变环境下的“抗风险”能力。首先,无论是考研还是去英语国家留学,英语能力是基础。尽管托福雅思与考研英语题型侧重不同,但词汇量、写作逻辑、听力、阅读速度这些基本功练到位,题型适应起来都会更容易上手。
在申请冲刺阶段,可以打一个巧妙的“时间差”。国内考研有更明显的时间节点,12月 统考笔试,2月出结果,3月份复试线公布,3-4月陆续进入复试面试环节。而国外申请周期相对灵活。以常规的秋季学期申请为例,申请通道一般会从9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3月之间,部分学校甚至会持续到次年5月。春秋两学期灵活入学政策,给了考研后才计划出国的申请者随机应变的机会。赶不上当年秋季入学,也可以调整策略,延期半年至次年春季,将“时间成本”尽量压缩至最低。
如果说考研更像是“一锤定音”,留学申请不会以一场考试成绩“定生死”,相反更注重对申请者“长期考察”。因此,建议尽早开始学业规划,利用考研前后的空隙时间多次“刷分”标化,并且要重视大学的每一场考试,保持住GPA,拿到海外院校Offer也是水到渠成,并不会在11-12月申请高峰季与考研备考冲突。
走好下一步,综合能力很重要
考研复试通常占比30-50%,主要集中在对知识结构、实践能力、沟通交流、规划能力以及价值观的考察。留学申请中,学术分数更像“入场券”,活动背景、个人陈述、简历、推荐信、录取面试等多维展现,在录取中占到约50%的比重。比如一份好的简历,需要学习、实习、工作、实践、项目经历,获奖、科研等等,个人陈述中,能体现领导力、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协作力、行动力、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的真实案例,是最抓人的闪光点。
当我们纠结于考研、留学,或直接就业,除优秀的成绩外,综合能力往往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分数不出色的学生申请到世界知名院校的案例也屡见不鲜。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招生官曾提出,更偏爱在“课外活动上有突出成就的学生”;康奈尔大学也对“有丰富经历的学生”更感兴趣;密歇根州立大学希望寻找到“有领导才能的学生”。因此,很多成绩不突出,但背景经历丰富的学生,不妨可以考虑在申请海外院校时放大这些优势。
所以说,不要再被所谓的“最难考研年”、“最难留学年”、“最难就业年”吓住了。考研留学两手准备,路途再难,多一重保障,我们也定能一路通关!
以上就是出国留学介绍,如果你有留学相关的疑问,欢迎点击在线咨询重庆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专家,或任何相关疑问,请点击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有是否适合出国留学的疑问,欢迎点击参与免费评估,可以给您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