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读研,选择导师可以说是学生生涯的第二次生命。正在准备留学申请的同学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导师对你的学术道路真的会有很大的决定作用,一旦选错,将至少浪费5年的时间,以下是三个案例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例子
第一位同学申请到了美国排名前五十的大学的系主任为导师。去之前该同学就已经打听好了,从那里毕业的师兄师姐五年硕博论文的产量在5~12篇。在博士申请的过程中,我们指导该同学搜集那个实验室的毕业生文章,结果让人很兴奋——这些发表的论文很少在2区1以下,几乎都是相关领域的1区杂志。做了充分准备工作后,在大家都还懵懵懂懂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就进入实验室,到第二学期已经发表了1篇1区文章。申请前共发表了5篇文章,还有若干篇放在导师那里未投出去的论文。
第二个例子
这位同学申请到了学校新引进的助理教授为导师。他去了学校刚引进的一名助理教授的实验室,成为这名助理教授在新学校的第一届学生。为了在新学校有更多的上升空间,评上更高职称,多拿科研经费。这位新教授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是有保障的。后来,他在两年的时间里就发表了3篇1区文章,他们实验室最差的硕士也发表了1篇2区文章。
第三个例子
一个反面例子。因为入学前没有好好“套磁”,也缺乏专业的指导,偏听偏信,没能仔细了解申请的导师。只听一名学长说自己的导师“待遇好”,自己RA(Research Assis tantship,即助研金)每个月比别人高,而且还能多享受一年,就据此以为导师很强。结果入校后,系里的师兄告诉他导师所在的实验室很难出文章,而且每年博士毕业都延期。可惜当时没有做足功课,以致误入歧途。进入实验室后,不但没有人指导,师兄师姐每天坐在那里无所事事,每年鲜有能顺利毕业的博士。其实,申请留学的时候,大家的起点差别不大,甚至因为奖学金,该同学觉得自己还优于他们。而入学后看着其他同学纷纷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评上奖学金、获得荣誉,他后悔莫及。
以上就是美国留学介绍,如果你有留学相关的疑问,欢迎点击在线咨询重庆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专家,或任何相关疑问,请点击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有是否适合出国留学的疑问,欢迎点击参与免费评估,可以给您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