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是国内外文明行为的共识。在公共场合,新西兰人说话声调都很低,即使与自己的朋友谈话也是这样。很多中国人习惯高分贝讲话、谈笑的习惯或许一时半会真的挺难改的,在新西兰经常可看到华人在餐馆或者街边用中文大声交谈或者打电话。
二、不要拍照拍个不停
智能手机的普及后,中国人爱上了摄影师,到哪都拍拍拍,饭前拍拍拍,走路自拍,合影,甚至逛商场、泡图书馆、逛公园,手机不离手,诚然喜欢拍照、分享朋友圈无伤大雅,但要注意的是,在新西兰不要随意拍陌生路人,尤其是小孩子,对于极度保护隐私的新西兰人来说,拍照就是侵犯了他人隐私。如果你一直盯着别人看个不停,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给别人拍照,特别是给毛利人,一定要事先征求同意。
三、乱糟糟的院子
新西兰人对于自家的院子相当用心,园艺相当发达,不过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花时间打理院子简直是太麻烦了,院子里杂草丛生了也懒得打理。在新西兰,保持自己家房子的外观整洁也是一种基本的礼仪哦!新西兰人对杂乱的环境非常反感,看到有人这样做时,甚至会发脾气。
四、在后院晾内衣裤?NO!
新西兰气候不错,很多国人习惯了在室外晾晒衣物,常常会趁着天气好将衣物都晾晒在自家院子和阳台上。不过,和国人习惯不同,西方人将内衣裤看成隐私,觉得如此大张旗鼓在户外晾晒出来很不雅观。所以,新西兰新移民晾晒内衣裤时,还是找一个稍微隐蔽的地方比较好。
五、乱插队可不行
过去,国人排队的规则意识很薄弱,这几年明显改善了很多。新西兰非常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因此占座位、占车位等这些行为,都是非常不礼貌的。比如大家都在停车场入口排队等待车位,你却让坐副驾驶的朋友冲出车门,人肉占车位,这会让其他的司机非常不爽;还有,你着急上厕所,看到前面的老人走得慢,于是一侧身窜到老人前面进入厕所,也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六、不要触碰陌生人的身体
在中国,大家习惯了肢体接触,让人有亲近感,比如喜欢拍拍肩膀,摸摸小孩子的小脸蛋,但是,西方人却陌生人的肢体接触很反感。如果你没和对方熟悉到一定程度,不管是同性、异性还是小孩子,都不要轻易上手哦,否则会让人家觉得超级不自在。
七、下海捞贝壳注意尺寸和数量
新西兰坐拥大量渔业资源,不少人闲暇时喜欢去海边抓些螃蟹、蛤蜊、青口、扇贝,或是下海捕鲍鱼、龙虾;这原本是好事一桩,但经常能看到因为抓海鲜超标而被重罚的新闻;切不可因贪心而滥捕滥捞,一定要遵守对可捕捞海产的数量和尺寸规定。稍不注意,连家里的矿都要赔完了!
八、留心天气和季节
喜欢晒日光浴?然而在新西兰,出门运动不涂防晒乳绝对割掉你一层皮...上街不带伞也是岛国迷惑行为了,前几秒还在骄阳似火,一回头大雨分分钟就能把人浇成傻X...还有新西兰是南半球气候,夏天过圣诞节,头回去的下伙伴可别带错好几箱衣服,热死在冬天或者冻死在夏天...
八、其他中国和新西兰的文化差异
如果你会在新西兰呆上一段时间,那么还有一些新西兰人生活中的小细节你需要了解,比如:
新西兰人平时生活轻松随意,大多数场合都穿非正式服装,包括去咖啡馆或购物。
新西兰人说话一般很坦率。
新西兰人的社交活动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约会经常会迟到。
会见专家学者、要事先预约(例如看医生或教师)。
新西兰人对个人隐私是很敏感的,一般不要和他们谈薪水、财产、年龄等问题。
新西兰人对“您发福了”,“您太瘦得多吃点”或“他的头发白了”之类针对个人的评论很反感。
一般来说,新西兰人,特别是成年人喜欢听到别人在获得物品和服务或是得到帮助后说“有劳了”,“谢谢”。
许多新西兰人喜欢养宠物,通常为猫或狗,小部分对爬行类宠物感兴趣,到当地人家作客会友要做好心理准备,比如看到鳄鱼、蜘蛛和蜥蜴。
新西兰人爱好体育活动,特别喜欢橄榄球,参加体育活动是结交朋友的好办法。
在新西兰不必给小费,有些咖啡馆设有消费箱。
在新西兰,遇上等红灯时主动给你擦车的本地白人,赶快把窗户关上开启雨刷器!不然不给钱他们是不会放你走路的,就跟英国街头塞花给外国人的大妈一样,天下没有免费的主动服务!
新西兰人购物一般不讲价钱,但汽车、洁具、家用电器,甚至自行车等大件物品的价格有一定浮动范围,如付现金可以要求给予折扣,在自由市场购物可以讨价。
新西兰人普遍采用电子方式付款,随身很少携带大量现金。
通过小编的介绍,各位留学党是不是对于在新西兰留学生活的雷区有了更深的了解呢?欢迎扫码咨询专家,了解更多实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