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有无数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剖析美国(藤校)名校的招生原则,但不同院校都有其招生重点,因此,这些问题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对于习惯接受传统硬式教育的中国学生,大家在美国留学申请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发现的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申请过程中存在的致命失误。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康毅滨教授是负责中国地区的招生官,他表示: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等国内知名学校的尖子生)之后,他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的扭曲给一些学生带来的困扰。
康教授在接受《星期日新闻晨报》采访时说:“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较重,这些都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康教授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分子系每年都会招收25名本科学生攻读博士,系里给康毅滨4个名额用于招收中国学生,而他收到的申请约有七八十份。这就意味着,学生得到offer的成功率仅为4%左右。很多学生都因为自己的“致命失误”而“完美地”错过了普林斯顿。那这些致命失误又有哪些呢?

一般来讲,学生的文书包括:个人陈述、简历以及推荐信等。“个人陈述”就是说说你为什么想成为一个分子生物学家,为什么想来普林斯顿。虽然中国学生的GRE能考得很好,但康教授能看出来,他们写的“陈述”经常千篇一律,缺乏特点。
很多学生根本不清楚为什么要来普林斯顿,还有一些同学要么就是过分要求完美,要么就是不敢展示真实的自己。学生的个人陈述一定要真实,并且要能够打动招生官,也就是要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为什么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为什么一定要来普林斯顿。
很多学生担心自己的经历不够亮眼,和别人相比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其实这点无需担心,只要从小事找切入点,将自身经历进行深入的升华,这就是与他人不同的亮点,刻意追求噱头反而会弄巧成拙。

在普林斯顿大学面试过程中,招生官主要是看看英文口语能力、科研经历、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一些背景状况。招生官的面试大约会持续一个小时,45分钟说英语,15分钟用中文。就算英语不是特别好,学生还是可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但大部分中国学生会把它看作一个“考试”,而不是一个“对话”,所以有些会很紧张。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紧张,自信且自然地展示自己就好了。
我们要挑选的,是真的热爱科学、而且诚实的人。
学校希望学生是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一个过度包装的、失去了真实性的“加工成品”。


虽然本科的分数很重要,但不是一个绝对因素。申请普林斯顿的学生都是国内名牌大学的尖子,经过高度选择过的人,智力都没有问题。普林斯顿会仔细看学生每一门的成绩,但并不是分数高就能入选,相反,康教授认为第一名和第七八名的实力并不相差太远。录取与否,智力以外的因素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刚刚提到的学生是否诚实,是否是一个真实的自我,是否真正热爱自己学习的专业。

很多学生在面试时会表现出心高气傲或是不可一世的样子,这在康教授眼里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不少中国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都被家里宠惯了,不懂得团队合作,没有大局观,在收到挫折之后也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反而埋怨别人。康老师发现有些学生进入普林斯顿后,心态急,享受不了科学研究的乐趣,而把实验看作“计件劳动”,急于求成,一旦不如意,就垂头丧气。还有的学生往往在人际关系上会遇到问题,觉得不受欢迎,并感觉很孤单。所以很多情商和逆商不足的学生往往无法得到offer。
康老师说:“普林斯顿相信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的过程,但国内教育系统出来的学生,常常是另一种心态:最好一进学校,就有人指定给他(她)一个课题,而且是一个保证可以做出来成果的课题。就像解一道数学题,一定会有答案,做出来了就能拿高分。然后呢,就想靠这个课题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基础扎实,学习勤奋,上进心强,应试能力强,成绩优秀,但缺乏探索精神,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功利心比较强。”
其实在这一行业真正成功的人,往往并不以出人头地为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这些,还有其它很多更简捷的路可走),而是享受探索的过程,包括其中许许多多的失败和得来不易的成功。

另外很多中国学生对竞争的理解会很狭隘,他们认为把别人踩在脚下就是胜利,把别人压下去就是成功。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普林斯顿的实验室是一个团队的工作,有人发表论文,本来是大家一起高兴的时候,但一些中国学生往往有些闷闷不乐,似乎别人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有时科研项目八字还没一撇,就想“分家”,好算作自己一个人的成果。有些中国学生特别想快速成名。这样的心态,学校和家庭教育要负很大的责任。在美国,成绩是一个人的隐私,不会公布出来,分数就不会造成那么大的压力。而且普林斯顿提倡的是团队的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而且大多数美国学生有很强的“公共意识”,这是与他们从小接受的“公民教育”分不开的。例如实验室的垃圾通常都由学生进行处理。美国学生处理垃圾的次数远比中国学生多。所以中国学生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学会融入集体,学会团队合作,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取得学术的突破。
正在准备申请美国留学的你,一定需要看看自己是否有这些致命失误,如果没有,那就在留学之路顺风顺水,如果有,现在注意还来得及。
版权声明: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更多资讯,请拨打热线电话0591-38701265
我们将为您提供留学、就业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