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在内蒙见到一位学生,她的情况如下:女生,蒙古族,GPA=90%,托福70,会蒙语、中文、英文,学生自己意愿:并不介意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中国学生对本科专业的选择基本是商科“一面倒”。然而面对竞争性极大的美国大学本科申请,学生其实可以考虑商科以外的专业,如Women Studies、Public Policy、Dispute Resolution。这些专业中国学生较少,又是美国非常有传统优势的专业。因为这种专业不会充斥着中国学生,教授选择中国学生的机会也会大许多。更重要的是,美国大学教授希望能够在这个专业里录取一些非美国本土,使专业里面的学生民族更多元化。
很多家长和学生以为这些专业很难找工作,其实以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多关于民生、妇女、动物权益的专业都需要发展到与世界接轨的程度。而且很多世界性组织、大学研究部门、政府机关、妇女组织也都非常希望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妇女权益。能够在美国名校学到该方面的专业知识,无疑是学生可以在更高层次的官方或者非官方组织谋得有利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换个角度想想,在联合国办公室里,有多少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有多少人同时掌握中文、英文和蒙古语,而且拥有美国名校学历?再换个角度看看,中国政府是否也需要这一类优秀的人才,既了解美国,也了解中国状况的人去跟世界接轨?
这名学生的工作机会应该不会比“商科专业”和“工程专业”的学生差。在美国,教授需要发掘这类学生,因为她们跟别的中国学生不一样。想在海量的申请中脱颖而出其实就是告诉教授:“我跟别人不一样”。即便只是本科的申请也是一个“寻寻觅觅”的过程。中国学生要留学北美无疑需要拓宽自己的视野,而不是只从国内看世界,有时候真正到了国外才会知道申请北美的大学其实还是很需要一个更高的平台才能体会其“深度”。
更多留学资讯,关注广州新东方前途出国 https://liuxue.xdf.cn/guangzhou/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东路6号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34层
官方微博:@广州新东方前途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