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人请35位美国大学教授回答了两个问题。这些教授执教于美国各地不同类型的大学,所教授的课程涉及科学、人文、商科和工程等等,他们的回答可以比较全面地代表美国教授的普遍看法。
第一个问题:在你们的课堂上,中国学生经常遇到哪些困难?
第二个问题:你会建议中国学生提高自己的哪些技能,从而让他们在学术上获得成功?
归纳这些教授们的答案,有三种技能是所有教授都提到的。
第一:良好的写作能力;
第二:提出问题并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特别是跟教授和同学。
下面,具体讲解下这几个问题。
(1)良好的写作能力;
西北大学经济系的Voli教授说,“大多数中国学生学习都很勤奋刻苦,他们也很听话。我布置的任何作业他们都会尽全力完成。然而,他们只是把我告诉他们的或者书上说的写下来,他们太习惯于复述别人的观点,却不能说出自己的故事、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最大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观点。”
范德堡大学工程学院的Jonnason教授说,“要想写得好,首先要多读。一个读过50本书的人肯定比只读过2本的人写得好。”
此外,不少美国教授指出,工作经验和社会经历的不足也导致了中国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很难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其实,必要的社会实践和经历不仅是文学创作者不可或缺的条件,对学术写作同样也有很大的帮助。
(2)提出问题并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Johnson教授说,“如果你的目标是创新,你的美国教授肯定愿意跟你一起合作或者协助你。但是,这需要你有尖锐的看问题的眼光去质疑已有的知识,而不是重复那些别人已经发现的理论。”一位纽约大学的教说, “中国学生很善于总结,但不善于批评、分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
中国学生在课上需要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坐在那里听。他们需要有质疑能力,需要问问自己哪些证据可以证明或者证伪前人或者其他人提出的观点。
害怕自己不能适应美国大学生活?点击马上让新东方名师给你一对一定制化解决方案>>>
(3)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伯克利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Gomez反馈说,“我的中国学生只有在得了低分后才找我沟通。其实,他们应该早点来跟我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得高分。我真的不太理解,他们似乎很少在课外与教授们接触,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更好地进行沟通啊。”
建议同学们先尝试跟自己的教授多交流,告诉他们自己有什么困惑,或者把在课堂上没有机会说的话都说出来。这样的一对一交流会大大增加你的自信,并转化成参与课堂讨论的动力。
多阅读,多锤炼思维,学会良好沟通与交流,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对课堂学习,都是非常良好的改进,还没看够,想针对自己的状况找到更有用的讯息?点击免费和新东方名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