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背景:
普林斯顿大学从建系之初开始,学校计算机系就与数学系的关系匪浅,并且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数理逻辑、量子力学等知识的掌握,因而,理论研究也一直是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的优势所在,多年在全美排名TOP5。目前,院系有39名终身制教授和13位faculty,除了理论研究之外,还在网络与系统,图形与视觉,编程语言,网络安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生物学方面展开前沿性研究,继续沿着图灵和冯·诺依曼的脚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该同学从小学习奥数,曾经深爱奥数。初中毕业时接触信息学并一发不可收拾,拿下 NOIP 提高组一等奖后又在 NOI 上拿下第一进入国家集训队。因为优秀的信息学成绩,他高二时保送清华姚班。在清华,他作为清华 ACM-ICPC 赛队队长两度进入世界总决赛,为清华夺得两块世界铜牌。从清华毕业后,他前往普林斯顿大学继续读博,读博期间他也不忘继续为信息学教育做出贡献。他就是信奥传奇。
清华姚班的学生,同时也是班级里的佼佼者,高二因为参加竞赛获奖,就取得了清华保送名额,大学期间有微软亚太研究院theory group实习一年的经历,发表过一篇论文。那么你可能更加好奇,第一年他怎么会申请失败了呢?
我们先来看看他自己的故事
清华大学 姚班
GPA 89/100 托福100 GRE 320
录取:普林斯顿大学 计算机全奖博士
我的研究兴趣在于通过理论严格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分析。尤其是在机器学习领域,很多问题目前没有严格的理论结果,这个方向研究前景很好。我的业余爱好可以总结为“比赛”两个字。我会参加各项编程比赛,喜欢看足球比赛和CS:GO比赛。享受竞技,多次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竞赛亚太地区第一名
快问快答
1.问:如果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描述你自己,会是什么?为什么?
答:我有很多面,怎么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呢?(笑)
2.问:最有激情的领域?最关注的焦点?
答:我的研究兴趣在于通过理论严格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分析。尤其是在机器学习领域,很多问题目前没有严格的理论结果,这个方向研究前景很好。业余爱好可以总结为“比赛”两个字。我会参加各项编程比赛,喜欢看足球比赛和CS:GO比赛。
3.问:人生中最了不起的事迹?认为自己最成功的地方?
答:两次获得世界前三名
4.问:有什么样的梦想?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答:想成为按照自己兴趣进行研究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家
5.问:在新东方最有意义的收获是什么?
答:提高了交流表达,向别人宣传自己的能力。我之前自己写的简历,别人看不懂。经过新东方的老师点拨之后,我意识到表达时要考虑对方的认识水平,这在我写论文的时候也要时刻注意。
6.问:和新东方最走心的一次交集 ?
答:我的尊享老师是郭斯璐老师。我找到新东方的时间比较晚,已经比较接近学校的申请截止日了。郭斯璐老师熬夜帮我赶申请文件,才在最早的截止日前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启发了我很多逻辑思考和思维碰撞的方式。
采访全文请见:
ORZ代言人王钦石:享受竞技 我的业余爱好是"比赛"
http://edu.163.com/17/0531/16/CLPELJ70002991UQ.html
小编说:一个超级录取引爆了清华计算机系朋友圈,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博士全奖录取。故事的主人公在去年的今天绝对不会想到这件事情的发生,因为那时他还是一位“全拒得”的学生。
作为彼时高二就保送清华的他,高考时的制胜法宝-竞赛,作为一个错误的信号引导了他。美国大学工科教授并不那么看中参加了多少竞赛,而是看中申请者做了多少科研,特别是PhD学生,到美国之后就是要帮助老师做科研,研究能力、踏实的科研态度、科研中的合作能力才是获得录取的关键。再看到他的简历,问题更明显,性格内敛的他,无法用英文跟别人清晰、简洁的表达出自己的经历,在第一年的申请简历里面,旁人似乎很难看懂他所做的事情。
第一年DIY申请的失败对他打击巨大,看着和他成绩相仿甚至不如他的同学都有了好的去处。他显得愈加不开心,有意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抑郁的情绪一直缠绕着他。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技术性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小A走出思想的困境。
转机
作为帮助过500位以上清华北大学生的申请团队,我们见证了太多清华北大带给天之骄子们的荣誉,同时也经历了太多清北光环以及周边的人给他们带来的的自卑、沮丧、失落和无助。不是每一个清北的学生都是快乐的(甚至可以说很多人是不快乐的),纵使他们在迈入校门的那一刻是中国最优秀的,一旦迈进去,他们就要接受无数更优秀的人的挑战,如果不能在竞争中处于上游,巨大的压力接踵而来。在团队的帮助下,帮助他重拾信心,特别是在他考出103的托福成绩之后,我们鼓励他,今年的申请结果一定会比去年有质的飞跃。
于是在我们的指导下,根据他的成绩和经历重新定位了学校,重新梳理了他的科研经历,按照重要程度,对应不同学校的申请方向和科研亮点,匹配的教授,在申请工作中需要逐条展开,并且积极展开工作。这些是一个PhD申请者应该做的事情。
风雨后见彩虹,当今天普林的全奖录取如期而至,他心头的那一扇窗终于迎来的久违的阳光。
大战之后总结经验,尊享导师郭老师帮助整理了以下一些核心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1.DIY有风险,对申请实质不了解,却以为自己了解的DIY风险加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申请我们更专业。
2.美国研究生申请繁琐复杂,消极悲观情绪随时出现,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才能化解困境,申请既是实战,也是心理战。
3.再牛的申请指导老师,学生的背景也是基础,硬件不能低,软件早准备,大学的假期没几个,一个也不要浪费。
普林斯顿的录取
当你知道了这些,我们再带你憧憬一下普林斯顿:爱因斯坦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22年时光;与心灵病魔斗争的约翰·纳什在这里研究博弈论数十载;华人中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曾经在这里埋头于高能物理世界。
或许现在的你距离普林斯顿,只隔着一个新东方前途美研部。
在线服务:
如需进一步了解,欢迎大家在线咨询专业老师
如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
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