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选择德国留学?也许你已经开始学习德语、提升背景,为了德国留学做准备?也许你已经获得了心仪的德国高校录取,会在不久的将来踏上自己的求学之路。
如果你正好现在正好处于这三种状态,那么恭喜你!这个系列的文章请耐心读完。
6. 在德国上学没有书—— TU Berlin (柏林工业大学)Wirtschaftsingenieurwesen(经济工程)学姐德国的大学没有教材,初到德国的我以为只有我们学校这样,后来发现这是德国留学的常态。我在中国读本科的时候,每个学期初大家会领取下个学期的教材(当然,个别课程也是没有书本的,只有老师上课的ppt)。在德国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报到日,我还傻乎乎地背了一个特别大的帆布袋,后来只领到了新生大礼包。这时候操着一口蹩脚德语的我找到了学校的外办,问他们我的Lehrstoff(教材)去哪里领取。那时候因为德语不好,我只听到了nein(不)、keine(没有)这两个关键词。后来外办的老奶奶还和我说了好多,最后微笑着送别了尴尬的我。
开始上课以后,我才发现我第一个学期所有课程都是没有书的。在新学期的第一门课,教授和助教们会给我们做一个Einführung(导论课)。在Einführung上,我会了解到每门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实验、教授可以预约的答疑时间是什么时候,最后考试是什么时候,最终的成绩是如何构成的。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如果你的学校你的专业有导论课,那千万不要错过。
第一个学期我有六门课,有三门课的教授在导论课结束后就把整学期的ppt都给到了我们。剩下三门课的课件是随着讲随着给到学生。没有教材就意味着你在上课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参照物,划重点都不知道往哪画,所以不能有一丁点开小差,全程都要全神贯注。
后来我学会预约了教授的答疑时间,他给了一个书单,告诉我可以去图书馆借阅这些书,会对我理解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后来我就学会了,每学期开学后的一周我会先去问我的教授们这门课有哪些书推荐。后来发现这样的方法真的很有效,课前可以提前预习,课程中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用N次贴先标注在课本上回家再啃。
![]()
7.宿舍不在大学里——Westfälische Hochschule (威斯特法伦应用技术大学) Internet Sicherheit (互联网安全技术)学姐
我现在住在学校的学生宿舍。德国的宿舍和中国很不一样,国内的宿舍通常是设置在大学校园里的。我在国内过的基本就是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生活(有人和我一样不喜欢泡图书,更喜欢在宿舍学习吗?���)。但是在德国,学生公寓和学校通常还是有一段通勤距离的。比如我们学校校园和公寓之间的通勤距离大概在30-40分钟左右。所以,如果某一天,你早上有一节课,下午最后一节有课,中间空档,那就很尴尬了。这段时间回家休息休息吧,来回来去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属实有点折腾了。所以我被迫养成了泡图书馆的习惯。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租一个离学校近一点的房子。我个人还是偏好住学生公寓的,因为一价全包,不需要自己操心水电这些事,而且我们学校公寓的自然环境还是很好的,我的舍友也都是很好相处的大学霸,生活便捷的同时还可以和他们一起学习。
8.同学不都是你的同龄人——EBS Universität (EBS商学院) Finance(金融学)学长22岁大学毕业,Gap一年考雅思考GMAT备战申请德国商学院。抵达德国时23岁出头,开始我的研究生学习。那时我们班有个学姐已经32岁了。这种现象在商学院尤其是MBA课程中还是很普遍的。因为德国的商学院实践性和就业导向性很强。有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了几年之后觉得知识或者不够用了,又回炉重造的。而且德国顶 级的商学院是要求一定要有1-3年工作经验甚至是管理经验的。后来问了很多我在德国的朋友,其实这种现象在公立大学也很常见。我有个朋友在萨克森州读书,听他说他们班最大的学长都已经35岁了。
中国学生总是习惯性一口气把学历续到满格,从本科一直到硕士甚至到博士甚至到硕士,中间不间断,不给自己喘息的时间。而德国人就“实惠”很多,他们会评估为了追求一个更高的学历所需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是否有足够的投入产出比。看到那些已经结婚甚至生子的同学们还在很拼地专攻学业,还可以把生活与学习平衡得很好,真的很让人羡慕也值得学习。
![]()
9.实验不预习不让进实验室——FH Dortmund (多特蒙德应用技术大学)Elektrotechnik (电气技术)学长
我们专业的实验课简直就是我的噩梦。(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们专业这样),我就读的是Elektrotechnik专业mit Praxissemester(配实习学习)。我们专业的实验课特别多,而我们的教授助教也是出了名的严格。每次实验课开始之前都有抽查,全口试形式。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用到的仪器、仪器的原理、仪器的构造、使用注意事项,随机抽查,只有你答对了才有资格开始做实验。我记得有一次我什么都没有答出来,就被教授请了出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实验课都以极强的阴影,第二天做实验的话前一天我基本都睡不了觉。
后来听说那个教授特别特别爱惜学校的仪器设备,他认为如果你不做足功课就很容易产生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学校给每一个仪器仪表都买了高额的保险,但是维修所花的时间是无法预计的。
习惯了这样的考核之后,我发现每一次做实验都可以对所学的知识再做一次整理,理论结合实践,让我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仰仗着这样残酷的养成方式,我毕业后找工作的过程中也因为动手实操能力强而没有遇到太多阻碍,拿到了心仪企业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