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于当地时间3月23日晚宣布了更为严厉的措施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要求民众居家隔离防疫、关闭全国大多数营业场所、禁止一切社交聚会,仅允许民众因特殊原因离家,比如去超市采购,或每日一次出门运动。
而在近20天前,在英国读研的中国留学生吴芃就已意识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会在英国暴发,那时他就开始尽自己所能在社交网站上提醒英国民众重视疫情,发布自己制作的英国疫情数据图,并呼吁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吴芃老家是重庆,在成都长大,念完初高中后,
考入中国社会学院大学(原为中国政治青年学院)读社会工作专业
。考虑到自身的创业经历加之对法律也很感兴趣,吴芃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到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国际公司法的硕士学位。
从去年4月到现在,他一直在英国。
1月23日,武汉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而封城,吴芃开始提醒在国内的父母要多加注意。
一个多月后,疫情在国内的高峰期已过,风暴席卷到了欧洲,在英国仅有不到10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时候,吴芃意识到,
疫情可能会在英国暴发
。
“
当时英国并没有像中国一样采取任何严格的措施,而且英国人特别爱玩,晚上基本上会去酒吧聚会。
”吴芃称,由于英国人认为得病了才需要戴口罩,所以就连这一基本的防护措施也没有做到。
3月5日,吴芃清楚地记得,当时英国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仅115例。因为英国官方发布的都是当天的数据,没有趋势总结,吴芃决定利用自己大学所学的
统计学知识,做统计图画出英国确诊病例数的增长趋势,并在发布数据的英国卫生部官方推特下留言,每日更
新。
“最开始是一个折线图,就是英国每天的确诊人数,因为政府只是发布数据,我想通过折线图让大家能够很明了地看到昨天发生了什么、今天发生了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尤其关于未来,我在旁边用了一个辅助线,采用
指数曲线预测法(exponential curve prediction method)
,再结合前面的数据,拟合出最新的一个指数(见上图),因为通过之前的报告,病毒传播往往呈指数式增长。然后实际上就能看到,如果Y的值在变大,就标志着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在增强,其实也能看到,最初Y的值大概是1.8左右,现在已经变成了3.2了。”
随着疫情的发展,吴芃还制作了另外一张图表(见下图),即英国每天有多少人进行了检测,以及每天的
增长病例的比率
,以便清楚地看到哪几天是
高峰期
。“前几天就有一次高峰期,确诊人数和检测人数的比率达到了30%。”吴芃说。
英国《约克郡邮报》(Yorkshire Post)对在英国利兹大学学习国际公司法的中国学生吴芃进行了专访。
从开始这项工作到现在,英国的确诊人数从100多例上升到了9000多例,吴芃的
推特粉丝也从几十个增至一万
。
“其实在有更多人关注我推特的时候,也表明大家对疫情也更加关注了。”
许多网友在英国卫生部发布数据之后纷纷留言,“坐等吴芃来更新”
,
也经常有网友向他咨询疫情防控等问题。
一位尼日利亚作家在推特上了解到吴芃所做的事情之后将其介绍给一位尼日利亚医生,那位医生
希望吴芃帮助尼日尼亚也绘制每日的数据图,吴芃也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与吴芃进行良性互动的网友还有很多。
他开放了推特的私信权限,对于所有网友的私信都会一一回复,鼓励大家一起战胜疫情。
“有一个隔壁学校的英国本地学生,他从我最开始发布数据表就开始关注我,我们会一起讨论现在英国采取的措施走到哪一步了,约翰逊政府的政策变化等。另外从3月12日开始,英国官方每天都有一个例行记者会,记者会上讲了什么,我和网友都会进行一些互动,有时候他也会帮我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
很多英国网友的疑问在吴芃这里都可以得到“专业”的解答,他告诉记者,有关疫情的知识是从武汉暴发疫情开始积累起来的,平时都
会看
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医生有关疫情的指导
,甚至他会去“扒”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论文,“虽然跨学科了,但是开头的结论我还是能读懂的”。
吴芃的“先见之明”赢得了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和社交媒体用户的称赞。
英国下议院议员、医疗系统工作人员也关注了吴芃的推特。
吴芃表示,英国卫生部已经联系他,并
感谢他及时在评论中更新数据图,他也会继续每天更新,直到疫情形势逆转。
吴芃说,“因为他们每天只能发布一条信息,所以无法发布绘制的图表,现在他们也更新了一个网站,有发布折线图的图表,但是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及时更新,所以发布时间往往非常滞后。他们感谢我能够在他们的推特下马上生成这样的数据图。”
3月23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了进一步的强硬措施,下令民众居家隔离防疫、关闭全国大多数营业场所、禁止一切社交聚会。
多方了解之后,我们发现因为此事被众人皆知的吴芃,是新东方前途出国走出去的学生。
我们也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并通过他积极的态度向更多受疫情影响的留学生传递第一手信息。
英国的疫情状况日益严峻,
很多英国民众其实非常希望及时获取信息,
一目了然的
了解目前的情况,但是官方数据比较笼统,精确数据的更新也有几个小时的延迟,所以我就自己做了图表,
只比官方数据晚几分钟,
也比较清晰的展示出每个阶段的疫情状况。在我发布的第二天就已经有网友开始关注,也说明大众对疫情的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
另外一点是国内的疫情先爆发,当时国内就有平台每天发布非常详细的
数据统计,
这个动作其实可以缓解很多人的焦虑情绪,
也对我在英国做这件事情很有参考意义。
2. 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有没有因为疫情遇到一些“区别对待”?
我身边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留学生和英国公民享受一样NHS医疗服务。而且我觉得
留学生享受的安全系数其实比英国本土人高。
首先我们自身是中国人,我们的防疫意识特别强,尤其父母朋友在国内已经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我们比英国人更加知道应该采取怎样的防护措施,中国学生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戴口罩了。其次我们
还
有国家的支持
,比如曼彻斯特领事馆给曼切斯特领区的10万留学生免费提供一个防疫包,包括口罩、消毒湿巾、中药、防疫手册等等,这些都是英国本土人享受不到的。
学校有老师直接把新闻发到了群里,
说这件事做得很好也很重要。
现在也有很多华人包括留学生、在英的老师发起了募捐,购买相关物资捐给NHS,希望可以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先留学生是中英两国的沟通桥梁,
英国社会和英国大学一直很尊重多样性,也
很尊重中国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
这应该是留学背后的文化影响力。其次大学会非常关注与支持留学生发起的项目,英国社会也为了吸引人才向留学生开放更多便利。
我这次
一个很小的举动可以鼓励大家持续关注并推进一件事情,
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影响力。不管是留学生群体还是英国民众,一致支持的态度
也说明大家还是有夙愿的,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更多的关注疫情。这次疫情也
体现了
中国在国际抗疫中的重要角色,
以及世界是命运共同体,人人有责。
5. 你在英国学习的专业对你做这件事情有什么启发吗?
基于对疫情的观察,我3月9号发了一条消息说希望英国政府能够通过立法来制定一些强制性措施,这周一下议院也进行了立法辩论。其实这是英国立法程序的一个属性,比如疫情期间在英国聚会,如果没有法案通过的话,警察是没有权利进行驱散或者罚款的,所以我认为
越早立法会对疫情的控制越有帮助
,所以很早就呼吁了这个事情。另外图表的话,我本科学的是社会统计,也算是有一定的基础。
大家都特别热情,我其实就是做了一个特别简单的事情,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
很多事情就是有想法去做就好了。
#中国留学生吴芃# 上热搜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他的举动不仅向英国民众甚至全球民众传递了向上的态度,同时展示了
中国留学生在疫情中做出的积极应对。
前段时间,因为几个回国避难还“无理取闹”的留学生,让国内大众对这期间回国的留学生群体产生了不小的敌视,网上的非理性情绪相继爆发。但是冷静想想,我们
不能因为个别极端案例就给6000多万海外群体贴上标签。
国内疫情爆发的阶段,很多的海外华人和留学生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支援国内,捐款、捐口罩、捐防护服、筹备医疗耗材,
希望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不少大学的CSSA为武汉进行了校内募捐,更有留学生们成立了志愿组织,所有款项、物资状况都公开透明,希望助力一线医护人员尽快赢得这场战役。
然而时间推进,很多人忽略了这个时期留学生在国外的处境,当一些外国人把中国视作“病毒”避之不及时,他们再次
站出来,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发声。
吴芃现在身在疫情严峻的英国,他用自己的方式尽力改善现在的状况,让更多人意识到我们是命运共同体,这也是很多在英留学生的心理诉求。
在留学生的世界,不缺思考的梦想家,但是少有行动的巨人。说起来容易,但却很难做到。
比如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百个人可能会说出两百个答案,flag立满地。那么现在你做到想成为的人了吗?一百个人里99个答案都是没有,flag倒一片。
好像和自己想成为的人永远有无法跨越的鸿沟,其实是你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我们羡慕大佬,却装作看不到他们的努力;我们希望有所成就,却在难题面前欣然接受现状。
学生们憧憬名校,希望名校的头衔会为我们的未来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学校告诉我们:
你优秀,比学校本身优秀更重要。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关于出国留学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
在线咨询
。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
免费评估
,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