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退学原因复杂,背后可能包括健康、家庭及精神压力等,难以一概而论。不过,这还可能与学制改革有关:2009年以前香港中学生升读大学,需在中五通过中学会考(HKCEE),成绩达标后,可升读两年制的预科班,然后,再通过高级程度会考 (HKALE),成绩达标后,可取得大学入学资格;2009年实施新高中学制后,将两试合并,中学改为三年初中及三年高中制,完成高中三年课程,通过中学文凭试(DSE)及联招(JUPAS),成绩达标后,可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相比旧制的两次考试的入大学途径,DSE就是“一试定生死”。
此外,很多香港大学生没有认真探讨读大学的意义,以为“读大学是到社会挣钱的保证”,一旦发现就业前景没有想象中好,就很容易萌生退意。
另外,读大学未必像很多人觉得“难入易出”,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尤其在选科上未必符合个人意愿时,读下去便觉得“前路艰难”。
再者,香港大多数学生通过联招进入大学,联招制度按分数收生,高分者容易入读热门科系。 但公开试高分不一定代表学生对该科有兴趣,加上学生选科时易受社会风尚或家人朋友影响,在大学所读科系未必是自己喜欢的,甚至未必是自己有能力读的,这当中的期望差距影响学生继续就读的意志,最终中途退学。
初步总结退学原因,有以下几项:
中学生涯规划不足:很多学生对所报专业并不了解,入学后,才发现自己不感兴趣,试图转专业,但未能成功者,就提出退学申请。不少人决定退学重读,再报考大学。
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大学生远离父母进入大学,首要面临是适应问题,包括学习、情感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尤其临毕业前一年,面对就业压力和进一步升学的压力。学生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近年来,因心理问题退学的香港学生数目越来越多。
因网络或电子游戏荒废学业:随着网络普及,部分学生上课时用手机上网,下课后在宿舍或家中玩网络游戏,直至深夜,导致次日上课时间精神不振。因沉迷网络而导致学业成绩过差而留级退学的学生大有人在。
因家庭原因退学:部分在校大学生由于家庭困难,例如父母重病无人监管且无生活来源,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难以继续,最终提出退学或休学,选择回家照顾父母。
改读社会大学:近年来,越来越多学生的退学原因是期望自己及早进入社会,在社会中得到锻炼而放弃学业的。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xdfqtbq@sina.com)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关于出国留学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扫一扫加入前途留学精英群,了解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