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剧里也好,日漫中也好,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男女主奔跑的桥段,因为出现的次数太多,被许多人称之为“日剧跑”。
而在其他国家的电视剧中,我们似乎很少见到像日本这样如此多的“奔跑”场景。
因此我们常常会发出疑问,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热爱跑步呢?
日本独特的“奔跑”文化 · 立即咨询>>
日本本身就有着浓厚的跑步文化。
在日本的学校里,跑步是最为普及的运动项目。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要参加儿童路跑比赛,某些地区的幼儿园甚至还有进行寒冬“裸跑”比赛的传统。
除此之外,日本每年都会在正月期间举办“箱根车站接力”,即往返于东京与箱根的大学车站间217.1公里的接力跑大赛。参赛的大学生们为了自己与学校的名誉而全力以赴。立即咨询>>
该比赛的电视直播收视率近十年都在25%以上,可见日本人对跑步的爱之深沉。
实际上日本的跑步热潮可以说起源于80年代,并且最初是以女性为中心的。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男人们白天在公司忙,下了班还要聚餐喝酒,而大部分日本女性在当时都是全职家庭主妇,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家庭生活,家务繁重,这样单调繁忙的生活下使她们积攒了许多焦虑与压力。
后来这些日本女性发现,利用闲暇时间跑步,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更重要的是能够消解这种压抑的情绪。
于是乎,跑步就这样流行了起来,后来慢慢地,男人们也加入到这项运动中。在2015年,日本全年完成全程马拉松的人数超过50万,第一次超过美国,位列世界第1。立即咨询>>
日本的“奔跑”文化也同样体现在文学作品里,就以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作家之一——村上春树为例,他就曾写过一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在书中他曾写道:
“在早晨的马拉松村咖啡馆里,我尽情享用了冰镇的阿姆斯特尔啤酒。啤酒诚然好喝,却远不似我在奔跑时热切向往的那般美妙。失去理智的人怀抱的美好的幻想,在现实世界中根本是子虚乌有。”
可见村上春树对于跑步的热爱。
打车费太贵+交通堵塞· 立即咨询>>
在国内的影视剧中,打车也许是个非常简单的追击手段,但在日本却不是。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在日本打车的费用十分昂贵,据统计,日本是世界上出租车第三贵的国家,仅次于迪拜和摩洛哥。
以东京为例,出租车起步价730日元(约44元),超出后每公里加价18元。
单纯看数据是不是还没有概念?简单举个例子,在东京10分钟左右的车程,打车费要将近200元人民币,而从上海虹桥机场打车到浦东机场,跨越一整个上海,也不过300元。
虽然日本国土面积小,但是普通上班族也经不起这么贵的打车费。因此如果在日剧里动不动就打车,实在不符合日本人的习惯。立即咨询>>
除了打车费用高昂,容易堵车也是原因之一。
日本地少人多,私家车也不少。并且在某些地方,道路狭窄,因此极易在交通高峰期出现交通拥堵。在紧迫的剧情下,打车仍然不符合常理。
“日剧跑”也是一种精神象征 · 立即咨询>>
跑步往往给人一种“热血”的印象,因此无论是在电视剧里还是动漫中,“日剧跑”总会给人一种拼搏、不服输的热血感。即使是在拍摄爱情桥段时,也是如此,让人能够从奔跑中感受到情感的力量。
日语中有一个词语叫“一生懸命”,这也是日本的精神内涵之一。意味着做什么事都要拼尽全力,和不顾一切地拼死向前奔跑是如此契合。
剧中,每每主角在拔腿开跑之前,往往是对于爱情、友情、亲情的幡然觉醒,再经过一番心理斗争,然后突然拔腿狂奔,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
这样奔跑的镜头带有的独特的紧张感,很适合情节的推进、铺垫,再配上相应的或紧张或感人的BGM,更是一瞬间就将观众带入进荧幕之中的剧情里,令人热血沸腾或潸然泪下。立即咨询>>
“日剧跑”不仅是日剧或是日本动漫中的一种情节设置,更多的是能展现出日本的社会文化和日本人的精神内涵。
从影视、动漫中,往往有许多经典的桥段设置,它不会单独出现在某一部作品中,而是日本这个国家文艺作品的通性,从这些地方,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剖析日本社会的文化底蕴。
相关阅读
追星的你注意啦,日本演唱会禁止拍照!!!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菩萨到了日本,怎么变得萌萌哒?
看完70岁日本大爷的独居生活,“及时享乐”的人生也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