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香港大学入学事务部总监,透露了中国香港大学的招生情况,及未来的招生计划,消息对于「非中国香港本地生」十分利好:
香港大学在2024/25学年录取了1220名非本地生,其中内地生约780人(占64%),以高考成绩申请入学的约360人。
2024/25学年,中国香港大学招收内地生共约780名,由「内地高考生」,和「内地国际生」构成。
虽然「内地国际生」的录取数,高于「内地高考生」,但较往年数据来分析,「内地高考生」的获录一直以来十分稳定,且呈正向增长的态势。
据中国香港教资会统计,港大录取的内地生人数在不同学年有所波动:
2020 —— 475人
2021 —— 758人
2022 —— 761人
2023 —— 578人
其中,2020-2022年,每年招收「内地高考生」约300名,「内地国际生」人数两度多于「内地高考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23学年,内地生总人数减少的情况下,「内地高考生」名额依然稳定,减少的是「内地国际生」的录取。
中国香港大学计划在2025/26学年将「内地高考生」的录取名额增加至400人。
在中国香港大学录取的原则下,其对内地高考生的偏爱,让我们认识到:
「内地高考生」学术水平的仍在进步!
教授表示:港大没有设定明确的收生分数线,如果学生能够入读北大清华,基本上都会获录港大;如果学生能够入读浙大复旦,也有一定机会获录。
港大之所以不强调收生分数线,是因为港大收生看重面试,亦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例如,即使学生成绩达到较高级别,但面试时未能符合英文要求,亦不会录取,以免学生来港后因为英文问题而无法完成课程。
港大对「内地高考生」的友好,还体现在招生专业上——2025年,港大“牙医学”开始招收「内地高考生」!
无论是本地生还是非本地生都会心向往之。内地生如要入读港大医科,成绩对比香港收生成绩一定是较好水平,甚至要更高,面时亦要表达对行医的志向,因为读医的过程十分艰辛,学生需要有心理准备。
来港大就读的内地学生较喜欢修读工商管理学、工程学、理学,社会科学,教授表示:以上学系以大类收生名额较多,入学没有因为录取更多非本地生而有明显进步。
中国香港大学未来预计按“50%+50%”调整内地生和海外生的比例。
目前,海外生的比例,在「非中国香港本地生」中占比不足一半。
调整海外生占比与内地生持平,小编认为,这一计划或表达了港大规划自己在世界大学中影响力的愿景。同时,也是对港府打造「留学中国香港」品牌——吸引更多境外国家的学生来规划,这一目标的响应。
能够通过内地高考的方式进入港大,毕竟还是凤毛麟角。如果本不是”清北复交“的种子选手,换钟思路,一样可以在自己和中国香港的大学之间,架一座桥。
港八大每年18000个学额中,有15000个是给「香港本地生」的。而那15000个学额是包含了IB、AP、A-level、ossd、DSE所有课程的港籍生,DSE占其中的大头,80%左右。
所以,如果能够成为「中国香港本地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已置身高二或高三的内地同学,转学中国香港已不现实,但如果你对自己考上一所一本大学,不妨了解下香港副学士——它将为你提供一个改变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