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学生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在经历了国内的九年义务教育和澳洲的四年“自由教育”,我的学生生涯也算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说起中西方教育最大的区别,我想,不得不提的就是西方教育的重点——Group Work(小组作业)。回想国内的经历,几乎所有的作业、考核都是自己一个人奋斗努力的结果。课堂上也是各学各的,只有老师的突袭才会将班里的同学团结起来。而澳洲大学里的几乎每一门课都有将近一半的分数来源于你和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留学生们,特别是在国内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我们,最初都难以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而这种方式带给我们的也恰恰是我们所未曾拥有的宝贵财富。
第一次小组的亲密接触

还记得我的第一个小组作业是在大一的微观经济学课上完成的。因为选课时间的冲突,我所在的小班没有一个之前认识的朋友,这对初来澳洲乍到的我来说是一个新鲜的环境。面对教室里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如何开口说出第一句话,相信不仅仅是对我,对所有留学生们应该都是不小的挑战。不过,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那些看上去孤傲又难以靠近的洋面孔下,其实隐藏着一颗单纯又热情的心。你只要偶然地和他们有了眼神的交汇,他们便会主动地滔滔不绝起来。就这样,我成功地结识了两个小伙伴:一个来自澳洲,一个来自越南。因为每个学生的课程选择不同,小组成员们真正相处的时间也就只有课堂上的短短一个小时。所以,澳洲大学的老师们会尽自己所能,在课堂上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并鼓励大家将课堂的组员变成生活中真正的朋友。
我们的第一个小组作业是一个演讲,内容为5道课后习题。拿到这样的题目我不禁有点汗颜,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为何要大费周章地变成一个小组的任务。可这恰恰就是西方教育的独到之处。在相互交换联系方式之后,我们便开始着手安排第一个小组会议,更让我惊讶的是,小组会议的地点定在了悉尼市中心的小公园。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澳洲姑娘主动承担起组织工作,负责策划第一次的会议。会议的当天,我不敢有丝毫怠慢,早早地到达了约定的地点。等组员们到齐之后,我们在草地上席地而坐,澳洲姑娘分发了她会前准备的资料,我们便自然地开始了第一次讨论。一切都正规得仿佛我们正经手一个价值千万的项目,而唯一与会议室紧张气氛不同的是四周的青草香气和温柔的阳光。
在轻松的氛围里,我的第一次小组会议圆满结束了。各自分工之后,我们结伴一同回家。一路上,我和她们也渐渐熟络起来。我们聊电影,聊电视剧,聊美食,聊音乐,无所不谈。我慢慢发现,这个地球其实很小,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不过是那几个小时的时差而已,我们的生活也因为网络的发展早就模糊了国家的记号。所以,别因为害怕没有共同语言而回避最好的交流时间,其实我们的世界并没有那么不同。
团结是永恒的力量
另一段让我印象很深的经历是一次与会计课程有关的小组作业,内容是针对公司的报表进行财务分析。虽然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让我们有了一个简单的框架,但具体要做什么,老师是不会透露半点的。他们往往将这个大大的问号留给我们,并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们:“这就是小组作业的意义。”不过,和我们这些理解问题都要费一番周折的留学生相比,金发碧眼的洋学生们也没有多大优势。在小组讨论多次依旧迷茫的前提下,Deadline也逐渐临近,于是我们决定定下一个时间,相约在学校的电脑室,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因为学校的电脑室位置有限,我们带着自己的电脑,围坐在一起,用各自的方式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可是偏头仔细一听,周围的学生好像也在做着一样的作业。慢慢地,整间教室都被选修这门课的同学占领了。大家都顶着纷乱的头绪,讨论同一个问题。抬起头,我看见了在其他专业课上认识的同学正盯着和我一样的数据表,而预科的同班同学正和别人争论着我刚刚得到解答的问题。原来只有五个人参与的会议瞬间变成了整间教室四十几个学生的大课堂。
大家在小组与小组之间穿插旁听,和别组的成员研究讨论。一时间,你能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语言,好不热闹。这期间,我们没有丝毫陌生的感觉,大家自觉地本着资源分享的态度和互帮互助的精神,并不在意班级甚至是国籍的差别。虽然那一次我们忙到很晚,直到全部完成才踏着月色回家,但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所谓小组作业和团队精神的意义。我们所收获的不仅是一份正确的报告,一个满意的分数,更多的是切身经历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而这份成果在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中都弥足珍贵。
每个故事都有美好结局
值得庆幸的是,我留学四年中遇见的组员都十分认真负责,让我拥有了很多段珍贵的团队合作经历,也和一些组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这样的运气,团队合作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每组建一个小组,老师都会要求我们编写Team Contract,作为小组成员的行为守则。成员间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摩擦,有时因为语言,有时因为文化,有时因为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有时却只是因为中午没买到想吃的面包而心情很差,但这恰恰也正是团队合作的另一种魅力。我见过因为组员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而让全组成员连续通宵赶作业的;也见过因为组员对分数要求太高而让其他成员不停修改,抱怨连连的;我也见过组员错过了交作业的最后期限,导致全组分数在及格线边缘的。对于初出茅庐的留学生来说,我们都是第一次面对,会手足无措,会紧张害怕。但团队就是这样,不是每一个人的棱角都能完美地拼合在一起,我们需要磨合的时间;不过团队也是这样,在面对各种情况的同时,我们庆幸,还好有组员可以依靠。我们在学会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悄悄长大。
经历了四年小组合作的洗礼,团队精神这个词也从书本来到了现实。很高兴即将赴澳洲和新西兰留学的你们拥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体验我们教育中缺失的,却也是今后生活工作中必备的课题。无论路上是鸟语花香,还是荆棘密布,等待你们的都会是一个和成长有关的美好结局。要知道问题并不永远都可以在咖啡厅的小桌上解决,有可能就是在凌晨1点的电脑房里。但你要永远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微信咨询留学小助手。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