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硕士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类别:
研究型与授课型
。这两种类型的最大区别在于读硕士的目的,课程的安排,以及未来的毕业导向这三个层面。
对于大多数硕士专业来说,都会包含很多的分支,而研究型硕士就是专注于研究某一个分支的硕士。
在大学的不同的院系中,各个教授虽然作为院系的老师,但他们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那么对于学生来说,申请研究型硕士,其实就是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并在负责研究该方向的教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硕士课程。比如说工程类别中非常热门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下设有非常多的小分支,包括:生物医学方向;通讯方向;信号传输方向;图形处理方向;电路与电线方向;自动化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等等,研究型硕士就选择其中一个方向作为自己的专精去学习。
那么授课型硕士主要就是更全面的去了解某个硕士专业更高层面上的知识。授课型硕士并不会要求学生必须专精某一个该专业的分支方向,而是更全面的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方方面面。不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某一个分支方向的兴趣而在选课上更侧重于该方向的学习。
从读硕士的目的来说,研究型硕士更侧重于点,而授课型硕士更侧重于面。一般来说,研究型硕士的学制往往为2年,而授课型硕士为1年。
从课程的数量来说,由于研究型硕士强调某一个方向,所以课程数量并不算多,主要以硕士的必修课加上这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为主,一般2-3个学期即可完成(硕士阶段一年为3个学期),剩下近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主要用来做研讨会,项目研究,课题实验,以及论文写作,最后需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Thesis)并通过答辩才可毕业。
而授课型硕士虽然时长大多为1年,但课程数量相对于研究型硕要多近50%,因为除了硕士的必修课外,学生还需要完成不同的专业方向的选修课,所以授课型硕士一年要上满3个学期。大部分授课型硕士无需像研究型硕士那样,还需要完成论文和答辩,只需修满学分并达到毕业所要求的平均成绩即可毕业。少数大学和专业的授课型硕士需要额外完成一个毕业项目(Project)或一篇研究性论文(Research Essay)。
很多家长和学生看完以上的介绍,有可能会产生一种研究型硕士更有含金量,授课型硕士比较水的感觉。这其实也是加拿大硕士申请中一个常见的误区。选择研究型硕士申请还是授课型硕士申请,完全根据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经历,以及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而决定。
1.首先从申请的角度来说,研究型硕士需要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具备一定的研究经历或项目经验。这是因为研究型硕士的申请成功与否需要由将来指导学生的导师决定。在正式提交申请前,一般需要先和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的导师进行邮件沟通,向导师阐述自己的研究兴趣点,研究经历,以及自己可以为导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得到对方导师的肯定及认可后,方能提交申请。所以如果学生本科阶段并没有太多科研经验,那么就很难得到相关专业方向导师的青睐,自然申请很难成功。
而授课型硕士主要强调学生在本科阶段的成绩,对于所申请专业的理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个人陈述表现)而决定,相对来说,更适合大部分的学生去申请。
2.从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来看,大部分研究型硕士希望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继续读博士的,如果学生并没有读博士的打算,读研究型硕士会有些可惜。
授课型硕士由于其在硕士学习期间所涉及的面比较广,所以未来可以胜任大部分方向的工作的岗位要求。所以如果学生希望在毕业后立即就业,授课型硕士的适合度会比研究型硕士较高一些。
不过有些专业只有研究型硕士选择,比如说一些基础的文理科,如社会学,政治学,物理,化学,生物这类。有些专业虽然有研究型和授课型两种选择,但强烈建议选择授课型硕士,比如说商科,因为商科是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研究型硕士显然不适合。其他专业就根据学生的本科的科研经历以及未来毕业后的打算来选择即可。
如果学生一开始选择了授课型硕士,未来是否可以转成研究型硕士哪?答案是可以的,不过需要学生在读授课型硕士期间,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得到该方向的导师的认可,可以在他的指导下再多做一年的科研,那么就可以以研究型硕士毕业。
对于研究型硕士和授课型硕士的选择,没有好与坏或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适合或不适合。
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