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手持waitlist/waitlists的家庭都会面临选择的难题。这里,我们针对很多家庭最关心的五大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问题一:为什么会有Waiting List?
比如一所寄宿学校计划今年在中国大陆招生7人,那第一轮也就是3月10日发出的录取信数量会是7+x份。而这个x的数量学校会事先根据历年offer回复率来做一个测算。因为往往收到offer的同学,同样也会获得其他学校的青睐。这一点学校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当发出去的7+x份offer之后,回复确认接受offer的同学少于7人时,学校就向waiting list中翘首等待的同学们下手啦。
问题二:要不要回复每一个Waiting List?
学校对待等待名单转正会更加慎重,不会轻易浪费录取名额。所以,选择接受waitlist的学校需要是你真真正正非常喜欢的学校。当一份waitlist对你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时,一定有另一个期盼转正的同学在痴痴地等。所以,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直接告诉学校愿意把这个等待的席位留给更需要的同学。也就是说,手持多份waitlist同学,应有选择性的给学校愿意等待或放弃的明确答复。
问题三:Waiting List何时回复?
1. 收到通知第一时间查看学校具体要求,比如要求回复邮件/学生本人拨打电话/填写确认表表明学生愿意继续在等待名单中,或是放弃等待。
2. 收到等待名单结果一周内,发出有内容的争取邮件。通常内容可包括学术学习进展、课外活动更新、兴趣爱好拓展、最新参加的校内外活动等,提高等待名单活跃度。
3. 之后的问候频率也不宜过频,一到两周即可,简短表达意愿,保持沟通。
问题四:Waiting List需要等多久?
等待的周期无疑是漫长的。最早可能的回复时间,是在学校发出录取的一个月后。也就是在4月中旬期间,学校会统计回复接受offer的情况。此时,也就知道了是否有位置招收等待的申请者。
而最晚收到等待回复的案例,也曾经发生在8月份。究其原因,只是原本有一个同性别的同学刚好放弃入学。也正是由于每一个申请者对于其他同学拿到offer如何进行选择的无法预知,waitlist的不知长短的等待才一直扑朔迷离地折磨人。
问题五:除了等待,我还能做什么?
没有拿到寄宿Offer的同学们也不必灰心犯愁,一些SAT平均分在1800-2000分的高端走读学校目前仍有少量名额。由于中国大陆申请者众多,导致同等水平的寄宿学校申请竞争程度远远超过走读学校。而同时,走读学校名额不受床位限制,又比寄宿学校更灵活了一分。相信各位同学,静下心来,一定能找到让你既有挑战又有成就的那所学校,不亏待付出的每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