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申请,当季走。
这个看时间长短,一般美国中学的入学时间是春季1-2月份或者秋季8-9月份,后者更多些。如果有效时间在3-4个月以上,建议全面的把英语抓起来,各方面都要提高,如果有效时间再2个月左右,或者更短,比如中考结束决定的,那么第一,要确定出国不是一种逃避,家庭和学生都必须在出国这个问题上做好心理准备,包括对学校的期待值,美国生活的适应度的,其次,就是学生最好多抓抓听力口语方面的内容,以保证到美国之后的适应情况,要能听得懂课程,要能和当地的学生老师交流起来,快速的融入。
所以当季的孩子,一定要做好定位,切不可太高或太低,而且心态一定要端正,譬如背景提升这一块,就很局限,能做的事情相对较少,在申请的几个环节中,要有的放矢,最大程度的扬长避短,用好自己的优势。
学校选择方面,看具体的成绩而定,如果是已经有一个还不错的标准化成绩,建议走补录的学校,或者是走读中竞争力较强的学校,如果还没有成绩,那么看看届时还有没有及时的考试,此时重点最好放在面试,文书上,要多和老师沟通把背景提亮。
准备时间再1-2年,甚至更多
这种类型的学生又很多事情可以做,最典型的,看他决定的时间,如果是前两年的学生,那么可以选择在决策的那一年的11月份开始申请summer school,这个是今年来很流行,也很实用有效的增加资历的方法,注意了,这个暑期课程的学校一定要申请的比第二年的学校好,起码也要差不多。
成绩方面,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先估测自己适合哪种考试,想去的学校可以接受哪些成绩,譬如TOEFL和SSAT,我不是很建议一起学习,一个压力太大,另一个这两个考试类型根本不同,最佳的方案是TOEFL到了一定水平再去学习SSAT,效率会高很多。总之无论是申请寄宿还是走读,讲究一个“先到先得”,一定要把事情放在前面,在考了2次左右后,相信基本上都会对自己的最终分数有个概念。
插一句,也是很多家长的误区,关于“分数至上”,美国高中的申请不同于国内的中高考,它绝不是分数决定一切,用一句话可以很好的描述:分数不是万能的,没有分数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往往在准备分数的同时,所有的孩子都会一起准备其他的材料,比如essay的写作,最好是和老师反复交流,这个尤其体现在申请美国top50内的高中上。再就是面试,前面已说,每年最佳的赴美面试时间其实是10-11月,在这之前,最好已经考出相对可以的分数,而面试又是不能临场发挥的东西,所以最好放在暑假来训练,还能集中的模拟训练。
其他的活动一个看学校安排,毕竟大多数的时间在学校,如果有能够参加的比赛,比较有意义,积极参加,周末的时间可以参加一些读书会,一些环保活动,另外可以关注世界上很多志愿者活动,譬如Citibank每年举办的Citibank Young Talent Program,对于对金融感兴趣的同学就可以参加,再比如全美数学联赛AMC,分了很多不同的等级,也是可以拿到一些奖项,再比如模拟联合国,有的学生最后就是直接去的美国参加的比赛,非常的涨知识和阅历,如果真没有这么多时间关注,也一定要有自己的亮点,爱好,运动的,艺术的,都可以,一定要提前规划。
拿到offer之后的事
上文说的时间主要指有效时间,也就是从决定到拿到OFFER的时间。就算拿到了录取,也最好做一些衔接工作,具体的表现是,可以补英语,口语听力相关的,或者是补习美国的文化课,诸如美国历史,世界地理等,一般文科类的科目对于刚去美国读书的中学生算是比较大的挑战,想要GPA好些的一定要提前预习。放在美国去适应是最后一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