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留英学生吴芃因每天坚持在推特上发布英国的疫情数据增长图表,获得众多英国民众的称赞。
■ 他是谁,他做了什么
3月24日,英国《约克郡邮报》(Yorkshire Post)对在英国利兹大学学习国际公司法的中国学生吴芃进行了专访。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吴芃就在密切关注着全球的疫情状况。
在线咨询
来源:澎湃新闻
3月5日,英国官方发布该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115例,当时英国还未采取应对新冠疫情的更多行动。
当天,吴芃在英国卫生部官方推特下留言发布了第一张英国确诊新冠病例的图表,列出了确诊病例的数量与指数增长曲线的预测。从上周开始,他的图表更加全面,涵盖了目前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数,每天的测试数量和测试结果呈阳性的百分比。
不少英国民众在推文下面发出“等待吴芃的更新”(wait for peng)等评论,也经常有网友向他咨询疫情防控等问题。
随着疫情在英国逐渐扩大,吴芃的“先见之明”赢得了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和社交媒体用户的称赞。英国下议院议员、医疗系统工作人员也关注了吴芃的推特。3月9日,吴芃称“英国政府需要通过立法制定一些强制性措施,毫无疑问,隔离是最有效的方法。”
3月23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了进一步的强硬措施,下令民众居家隔离防疫、关闭全国大多数营业场所、禁止一切社交聚会。
3月25日,吴芃表示,英国卫生部已经联系他,并感谢他及时在评论中更新数据图,他也会继续每天更新,直到疫情形势逆转。
多方了解之后,我们发现因为此事被众人皆知的吴芃,是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走出去的学生。我们也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并通过他积极的态度向更多受疫情影响的留学生传递最新信息。
■ 新东方前途出国专访——“我只是想到就去做了”
1. 为什么会想到做疫情更新这个事情?
英国的疫情状况日益严峻,很多英国民众其实非常希望及时获取信息,一目了然的了解目前的情况,但是官方数据比较笼统,精确数据的更新也有几个小时的延迟,所以我就自己做了图表,只比官方数据晚几分钟,也比较清晰的展示出每个阶段的疫情状况。在我发布的第二天就已经有网友开始关注,也说明大众对疫情的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
另外一点是国内的疫情先爆发,当时国内就有平台每天发布非常详细的数据统计,这个动作其实可以缓解很多人的焦虑情绪,也对我在英国做这件事情很有参考意义。
2. 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有没有因为疫情遇到一些“区别对待”?
我身边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留学生和英国公民享受一样NHS医疗服务。而且我觉得留学生享受的安全系数其实比英国本土人高。首先我们自身是中国人,我们的防疫意识特别强,尤其父母朋友在国内已经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我们比英国人更加知道应该采取怎样的防护措施,中国学生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戴口罩了。其次我们还有国家的支持,比如曼彻斯特领事馆给曼切斯特领区的10万留学生免费提供一个防疫包,包括口罩、消毒湿巾、中药、防疫手册等等,这些都是英国本土人享受不到的。
3. 学校对你更新疫情的动作有什么表态?
学校有老师直接把新闻发到了群里,说这件事做得很好也很重要。现在也有很多华人包括留学生、在英的老师发起了募捐,购买相关物资捐给NHS,希望可以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线咨询
4. 你认为在英留学生的影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留学生是中英两国的沟通桥梁,英国社会和英国大学一直很尊重多样性,也很尊重中国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这应该是留学背后的文化影响力。其次大学会非常关注与支持留学生发起的项目,英国社会也为了吸引人才向留学生开放更多便利。
我这次一个很小的举动可以鼓励大家持续关注并推进一件事情,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影响力。不管是留学生群体还是英国民众,一致支持的态度也说明大家还是有夙愿的,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更多的关注疫情。这次疫情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抗疫中的重要角色,以及世界是命运共同体,人人有责。
5. 你在英国学习的专业对你做这件事情有什么启发吗?
基于对疫情的观察,我3月9号发了一条消息说希望英国政府能够通过立法来制定一些强制性措施,这周一下议院也进行了立法辩论。其实这是英国立法程序的一个属性,比如疫情期间在英国聚会,如果没有法案通过的话,警察是没有权利进行驱散或者罚款的,所以我认为越早立法会对疫情的控制越有帮助,所以很早就呼吁了这个事情。另外图表的话,我本科学的是社会统计,也算是有一定的基础。
6. 通过这件事情你有没有想说的话?
大家都特别热情,我其实就是做了一个特别简单的事情,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很多事情就是有想法去做就好了。
■ 更多的留学生在做出行动,更多的留学生需要被理解
#中国留学生吴芃# 上热搜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他的举动不仅向英国民众甚至全球民众传递了向上的态度,同时展示了中国留学生在疫情中做出的积极应对。
前段时间,因为几个回国避难还“无理取闹”的留学生,让国内大众对这期间回国的留学生群体产生了不小的敌视,网上的非理性情绪相继爆发。但是冷静想想,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极端案例就给6000多万海外群体贴上标签。
国内疫情爆发的阶段,很多的海外华人和留学生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支援国内,捐款、捐口罩、捐防护服、筹备医疗耗材,希望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不少大学的CSSA为武汉进行了校内募捐,更有留学生们成立了志愿组织,所有款项、物资状况都公开透明,希望助力一线医护人员尽快赢得这场战役。
然而时间推进,很多人忽略了这个时期留学生在国外的处境,当一些外国人把中国视作“病毒”避之不及时,他们再次站出来,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发声。
吴芃现在身在疫情严峻的英国,他用自己的方式尽力改善现在的状况,让更多人意识到我们是命运共同体,这也是很多在英留学生的心理诉求。
英国大学也希望学生不屈从于任何人,也不自觉高于任何人,不会因为有些人地位比他们高,就不能发声。
有人疑问,国外精英教育的定义是什么?世界上有很多为自己做事的人,但只为自己做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否帮助他人,能否为社会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对周围社会带来影响。
吴芃就这样做了。他说目的很简单,就是根据政府的公开数据,用更直观的方式让人们清楚地了解疫情的增长趋势,并鼓励每个人持续关注积极应对。疫情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英国的精英教育也希望培养一股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体。衡量精英的标准也不是钱和学历,而是影响力。
在留学生的世界,不缺思考的梦想家,但是少有行动的巨人。说起来容易,但却很难做到。
比如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百个人可能会说出两百个答案,flag立满地。那么现在你做到想成为的人了吗?一百个人里99个答案都是没有,flag倒一片。
好像和自己想成为的人永远有无法跨越的鸿沟,其实是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我们羡慕大佬,却装作看不到他们的努力;我们希望有所成就,却在难题面前欣然接受现状。
学生们憧憬知名院校,希望知名院校的头衔会为我们的未来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学校告诉我们:你优秀,比学校本身优秀更重要。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
在线咨询
留学专家。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
免费评估
,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