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中,有30%的学生学习经济和社会科学类的学科。27%左右选择工程类学科,另外24%选择自然科学类学科。虽然赴德留学的人数不少,但国内学生及家长对德国留学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以下是
新东方上海前途出国留学小编整理的资料。
误区1:只选择有名的大学
赴德留学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名气大的大学。不少人认为大学之间应该有知名大学和普通大学之分,而事实上德国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体教学水平均保持在高端水平,这也一直是世界高等教育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误区2:认为应用技术大学不是高等教育
很多学生都会对应用技术大学存在误解,误认为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不属于常规的高等教育。事实上,应用技术大学正是德国高等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内容的理论、实践、科研和企业密切相连,因此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的学生一贯是世界企业都关注的人才。
误区3:学制都很长,通常是5年以上
在1999年欧洲“博洛尼亚”教育进程之前,德国的高等教育采用本硕连读制度。但自1999年以来,95%的德国大学已经改制为本科3年、硕士2年制。因此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不再需要因学制而纠结是否出国留学了。
误区4:认为德国大学毕业难
实际上,德国的自由选课制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空间,但是需要学生具备独立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和其他国家的大学一样,一般来说只要你努力了,就基本上可以顺利毕业的。
误区5:认为德语学习时间长
很多学生听说某些同学在德国学习德语的时间非常长,就产生了怯场心理。实际上,有英语基础的学生在1年内可完全掌握同一语系的德语。而如果在德语基础较弱的情况下前往德国学习德语,往往会由于国外课程设置松散和的生活环境而过多地耽误时间。
德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就是整体质量高、整体水平均衡,不存在院校间很大的质量差别,能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其次,德国的学费低廉。长久以来,德国一直实行免学费制度,直到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才有部分大学收取学费。不过虽然部分州开始收取,但最高的收费为500欧元/学期,这大大降低了留学生和留学家庭的学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