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学霸背景介绍
X同学
托福110分以上, SAT 1500分以上, IB 预估分40分左右
乔治城外交学院夏校,模联,学校学生会,高一参加了CTB项目
最终去向: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专业是国际政治
D同学
托福105分以上,IB预估分40分左右
学生会主席,创建并优化学习互助平台,化学方面拿过奖项
最终去向:埃默里大学
我自己做的学习互助平台,是我申请中比较亮眼的一项。
因为每天晚自习的时候有很多同学会问我问题,比较麻烦,所以想我们不如从每个学科都找一个比较靠谱的学生聚在一块,周末的时候找一个时间整理一下学习笔记,或者做一个定期的分享,这是非常简单的雏形。
这个活动在疫情期间发挥的作用会比较亮眼一些。疫情阶段上网课,大家的上课状态都会比较随意一些,所以微-信找我问问题的就更多了,所以我就把曾经联络的各个学科精英汇聚起来,用zoom平台,每天晚上搭建一个在线互助分享答疑的学习平台,让那些有问题的同学一一加进来。这个活动的后期发展,我不希望它的影响力只是限于校内,所以开始思考把它推广一下,就联系了新东方志领老师,他帮我联系了校外的一些在沪务工人员子女的学生,他们也非常需要这样的帮助,正好把我的平台推广出去,帮助更多的人,影响力就扩大了。
G同学
托福105分以上,IB预估分40分左右
哈佛峰会小组领导,HSCC组员,舞蹈社社长(会参加舞蹈义演)
最终去向:纽约大学,专业是传媒文化和交流
我活动的主要特色是,我自己做一个网站,平常会录一些自己的舞蹈视频,把它放到网上,还做了很多烘培,还有平常拍的照片,让大学能更近距离了解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通过照片以及舞蹈视频来看到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Q&A
Q1:为什么选择留学,什么时候决定留学?
X同学(乔治城大学)
我初中的时候,就想到国外不同的环境学习。因为我初中就开始玩模联,对模联上的国际政治方面的议题很感兴趣,我觉得这样的一个专业如果在国外可能会有更多的学习资源,于是我选择了留学。
D同学(埃默里大学)
我没有像X同学在那么小的时候就明确打算,当时我也没有打算读国际学校,先考一下学校的国内部,考上了,然后爸妈让我试一下国际部,也考上了,我就问他们哪个好一点,感觉国际部考试稍微难一点,然后就上了国际部。但是一开始是比较懵的,但是在读这个课程的过程当中,我慢慢意识到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因为我对科学比较感兴趣,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学化学的时候,化学课第一节课老师没有让我们背元素周期表,也没有让我们去直接酸碱综合反应,而这些是在国内部初中的第一节课就会让他做的事情。我的第一节化学课是老师告诉我们最基础的化学发展,从最早的原子模型,历史发展一步步的讲,让我对模型背后的科学家们的思考方向非常感兴趣。
我觉得兴趣非常重要,正是因为这个点让我对这个学科感兴趣,也使我一路坚持、热爱这个学科。我觉得国际课程的课堂更像探索,我们老师这么告诉我们的,我也是切身体会到这一点。
老师不会逼着你刷题,不会像国内课程那样题海战术,他会激发你的好奇心,他会鼓励你对课程之外的一些相关问题的思考。这也是学到中间,让我越来越喜欢这个方向、越来越坚定这个方向的原因。
G同学(纽约大学)
我刚出生下来就被告知可以去美国留学,然后我就想着要去美国留学。我对美国文化憧憬,以及看一些美国电影,觉得这个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蛮喜欢的,想去学习这方面的东西。还有IB课程的tok,能够让你更加了解宗教、情感、理性这些东西,还是蛮不错的
Q2:如何确定自己现在的专业?有哪些方面影响决定?
X同学(乔治城大学)
我想选国际关系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初中的时候学体制内的课程,当时因为从小没有去过什么兴趣班,基本上没有什么兴趣。学校课程语数英物理化生没有特别大兴趣,反而对地理很感兴趣,对历史也很感兴趣。
当时初中参加了一个社团活动,就是模联。去社团的原因是当时在社团展上,只有模联当时问我:英国首相是谁,我当时每天晚上都跟家人看新闻联播,我说是卡梅伦,他就让我进了。
我初中第一次参加的模联,但是它并不是模拟联合国,其实是模拟美国参议院,所以当时我跟一群高中同学讨论美国1930年代的大萧条,我们是议员,当时我英语特别差,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我感觉特别高级,于是就又报名了第二次模联,也是模拟美国参议院。那一次是讲美国的控枪问题,是一个比较近的议题,我就渐渐了解了美国控枪的第二修正案。
包括我在高中第一次做模联主席也是在美国参议院会场,我认识很多议题,放到议会的背景其实是一种很不同的角度。可以通过模拟或者对这种议题的了解,我可以看到超出我原来认识的一方面,所以我觉得是国际关系的魅力。
因为你本身在这个国家,跟西方文化是很不一样的社会背景,国际关系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交流,或者了解两种不同的社会体系,这就是我想学国际关系的原因。
还有因为我初中比较喜欢地理和历史,而上了高中这两门课在我们学校都没有了,也没有学这两门课,但我的兴趣一直都在,所以我很喜欢国际关系。
D同学(埃默里大学)
我非常喜欢化学,其实我不光喜欢化学,也喜欢所有的科学,所以也导致现在一个状况,我到现在还没有定好我的专业,但这并不是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申请美国方向的原因,美国大学会给你专业未定的机会,就是major undecided,我的second choice选的是化学。
接触化学的时候,我对它背后的原理特别喜欢,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特别有魅力,不光是化学,还有物理生物都非常吸引我。我十年级的时候学经济这门课,发现它非常酷,所以也非常喜欢,发现越学越喜欢,并且发现我学的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一个很好的应用,可以非常稚嫩的去解释一些社会问题,也让我得到一个比较大的满足和成就感。
现阶段来说,我的一个想法是,可以给自己做选择的时间。因为美国的第一年是通识教育,他会让你接触到非常多的课程,我希望这一年的时间我可以去了解更多课程,去接触更多课程,尽可能在第一年做好自己的选择,如果还是没有决定的话,我觉得还是化学。
我想说现在我们喜欢一个专业,很多时候会给这样一种错觉:我学这门课,成绩特别好,做题做的特别好,所以就喜欢它。但你喜欢它的原因只是因为你比较擅长它,可能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和老师的鼓励会让你更喜欢它,这并不一定是以后都喜欢它的原因。所以我避免让自己产生错觉,虽然我理科都比较好,我不选择专业的原因,是因为我还没有了解过它,所以希望尽可能多去尝试,让自己多去了解,做一个尽量不让自己以后后悔的选择。
G同学(纽约大学)
我比较现实,传媒专业的话,新东方大数据显示相对好进一点。除了传媒,我本来也是undecided,没有想好到底要学什么,肯定不是理科,文科的话毕业之后想出书。传媒的话,我本来挺感兴趣的,自己的活动都是经济、社会科学这方面,挺匹配。
其实本来还没有那么确定,我自己看官网,看它的那些课程。我感觉看官网真的非常重要,你要了解他们在教什么,当我看那些课程的时候,我就觉得申请传媒专业。
Q3:很多同学不敢申请undecided,因为显得好像自己没有一个规划主线。你是如何应对的?
D同学(埃默里大学)
我觉得反映真实的自己,虽然我对化学很感兴趣,但是埃默里大学的两篇文书中,并没有问关于你的专业相关的问题,我就如实回答给我的文书题目,也没有着重突出自己热爱科学的想法。因为我的个人活动很杂,各方面都有,还举办过学校的舞会,但我确实是一个理科生。
所以最后我能够被埃默里大学录,主要是我和文书de老师讨论之后,重新明确了我的一个申请主线,两个key words,一个是领导力,还有一个是人文情怀。
领导力的话,我从9年级到现在做的学生会工作,还有组织过各方面不同类型的活动,这一点是在主文书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的素质,可能是埃默里比较喜欢的的一点。我做了学习互助平台,还有疫情期间当机立断组织了一个募捐活动,为武汉第八人民医院募集口罩,当时春节期间口罩的工厂都停产了,也很难买到口罩,当时做这样的募集活动,在三天筹到了20万左右的善款,从日本和美国进口口罩。在限制从别的地方买口罩政策下来之前,把口罩买到,又联系到我们学校的家长,他和一些企业有合作,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口罩,最后筹到了3万到5万口罩,全都捐到了武汉这家医院。
我把这两个活动写在文书中,写完之后发现埃默里大学最好的专业是医学专业,还收治过第一个埃博拉患者,想我的这段经历可能和这个学校还是蛮match的,学校招生官可能也会比较喜欢这一点。我写之前没有想到这一点,写完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挺合适的。
Q4:规划自己活动的时候,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思路?
X同学(乔治城大学)
我是按兴趣来的,因为我知道我的兴趣会偏人文社科,所以我的活动大多数都跟人文社科有关系,但是按照细的学科分,其实也没有特别大的重叠。
比如我的活动就是模联,它涉及到很多关于政治、国关或者其他一些社会题材,这个是跟我专业比较相关的。除了模联的话,是USAD(美国学术十项全能),当时我选择它的原因完全是自己的一个选择,因为我初中的时候听到那些有USAD的学长学姐,觉得很厉害,我当时并没有什么奖项,就觉得应该试一下美国学术十项全能。
我第一年参加USAD,当时USAD社科就是关于美国1930大萧条时期的各种政策,罗斯福新政,一直到尼克松的水门事件,中间就focus在1960年代之前的民权运动,然后我发现这样的一种偏历史的体验,我就从里面大概了解到一个黑人或者女性等怎样从一个边缘的群体,通过自己的斗争,最后成为一个black power,我觉得是一种很神奇的转变过程,后面也给我写文书有了很大的灵感。USAD我本来想参加一年,那一年USAD是在成都,比完赛以后,我就跟CTB的队员去锦里拍视频,在锦里旁边的全家一起剪视频剪到11:30,最后一个人都没有了。回到酒店以后,我觉得第二天USAD肯定要完了,因为我基本上心思都在CTB上面,CTB我们当时做的是一个粤语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因为我们几个都是广东人,于是我们就做一个自己家乡的语言,重点突出在了粤语的文化,以及要怎么样让青少年群体更好意识到文化重要性,或者文化特殊性,包括我们做一些工作平台,做一些视频。
毕竟我前期都在搞CTB,于是我USAD那天早上连正装都没有穿,就穿个牛仔裤,结果第二天我发现拿到社科金-牌,我们团队还拿了一个团队奖,那个时候我感觉到很大的激励,因为我之前完全没有拿过这种竞赛的奖,并且我也对社科特别感兴趣,于是就决定第二年继续参加USAD。
第二年USAD的主题是关于疾病与健康,和生物医药这方面有点接近,当时社科的题目是history of health care,因为新冠疫情,比赛改成了线上,我们当时在隔离,看着当时欧洲怎么面对黑死病,感觉一种很魔幻的现实感,也给我增加了很多知识面。
说回CTB,我们做了一个月项目,因为我们几个人都是国际学生,都是广东人,虽然可能不一定在广东上学,于是我们就借这个机会学习了语言学,最后我们CTB全球赛到Harvard的时候,我们去给他们的一些教授或者学者演讲我们的项目,同时我也去听他们的一些讲座,当时我就听到一个MIT研究生,当时也做了一个语言学的保护项目,是用现代的云科技把世界上快消失的语言把它保存下来,等于存储在云端。我就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思,于是就跟他很多交流。
粤语已经算一个比较大的边缘语言了,但是世界上也有很多的方言,这样的小语种人,在全球化趋势下,要怎么样融合并且尽可能保存他们,我觉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
我回去以后就看了很多关于双语教育的方面,包括我看了粤语体系,粤语体系也是有很多不同方言的分支,所以我发现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很多种文化共存的状态。这就是我当时对语言学与社会学的涉猎,这就是我的CTB活动。
我的活动整体是一个对社科很多方面的探索,当然不是说因为是社科我才去,是因为我的兴趣点比较广泛,我希望了解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喜欢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这是我的主要一些偏学术类的活动。
其他包括学生会,还有志愿者活动。因为我个人做过人格测试,测出来我会关注社会性问题,然后尽自己很微薄的能力想办法解决一些问题,也就是说想给我的社区或者周边带来一点点的改变,这是我的兴趣来源。
我后来发现乔治城大学是天主教的教会学校,我的文书中就有很大体现了服务他人的精神,包括我找学校也喜欢那些能够对社区有所贡献的学校,比如乔治城对整个美国社会都是一个很有公众参与力的学校,比如拜登的新幕僚长就是我们的校友,包括佐治亚州最近当选的参议员也是我的校友。我很喜欢这种学校,因为他们培养的学生是去投入到公众事业之中,做一些能够改善自己的周边的事,具有community这种精神的人。
G同学(纽约大学)
我的活动的话,十年级主要专注于经济方面,参加了一个案例分析的经济比赛,还参加了很多其他的商赛,那个时候我想学经济。到了十一年级变了,我喜欢生物,就去参加了CTB,CTB我研究的主题是如何通过VR游戏来改善脊柱侧弯,这中间涉及到很多生物的知识,还有传媒,怎样普及脊柱侧弯,还有VR游戏的制作,这个是我另外一半组员做的。我们这个项目是关于社科的,同时也结合了我的很多方面课程。
还有一个是公平贸易,我们通过公平贸易的手段来帮助彝族刺绣进一步传承下去,我分析的是经济理性人和公平贸易的观念是不是有所冲突。这也是老师给我写推荐信的主要东西。
除去这些学术性的部分,我跳舞发了很多东西,公众hao里面我普及了很多hip hop文化,还有爵士,跟我的专业是比较契合的。
我自己的一个论文里面写的是一部好莱坞电影是如何影响美国社会的,《费城的故事》是如何影响公众对于艾滋病、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也是跟传媒有关的。
Q5:你认为夏校对你的申请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帮助?
X同学(乔治城大学)
其实我当时没有在外面体验,因为是网校。本来它是一个线下活动,会有一些实地的考察,比如到美国国会大厦和他们的员工交流,包括国务院,还有一些国家驻美国的大使馆,但是当时因为疫情,大家都在家里,夏校就请到了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来给我们讲,德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美德的外交关系、他平时工作是什么,还有哈兹别克斯坦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介绍她作为一个女外交家,怎么样去克服一些性别的刻板印象,并且去一些文化冲击。
我们还会听到一些其他不同领域的老师,或者乔治城大学的教授,给我们讲一些关于foreign policy相关的各种知识,比如核武器,我们那一天听到了两个lecture,一个lecture是支持核武器大规模使用,另外一个lecture是不支持核武器大规模使用。我们上午听一个人讲他觉得为什么要大规模开发核武器保证世界和平,他认为只要大家都有核武器,国际社会才是一个制约的状态,才可能尽可能缩小战争的发生。另外一个是说他很反对这样的一种观点。当时我们等于是听到两个人不同的一种观点,但是他们的common attention都是怎样使得整个国际关系得到制约,可以换得整个国际秩序的稳定性,包括从美国角度要怎么样稳固自己的大学地位,听到感觉特别有意思。
还有一个教授来给我们讲美国对外扩张主义,还有一些来给我们讲foreign aid的课程,我们那一个月听了各种外交政策相关的lecture,包括每天都会有一个discussion section,我们会讨论自己对于当天lecture的一些观点,还有和mentor也就是乔治城本科学生讨论,最后做一个 foreign politics的project,就是说我们要去推销自己的一套外交政策,当时我的组是从美国角度出发,用解决气候变暖的问题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当时想了一个project,用这里的钱去投资,这样子年轻人就能够有一个工作,有一个糊口机会,而不是当剩兵这样的一个想法,包括给不清洁能源加关税的政策,还有因为特朗普政府是一直不承认气候变暖的,我们想到要怎么样能够说服特朗普,为什么我们policy很重要、为什么他要采纳,当时我们提出的观点是因为energy是美国未来确定全球霸权的一个很关键的点,因为世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谁清洁能源开发占到领先,谁就有绝对的优先权,这是我们当时的一个论点,这是夏校highlight的部分。
乔治城大学主文书是问:你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化的社区里,要怎么样有贡献?当时我就讲夏校一段经历,就是在一个微小的市场community,我是怎么解决一个融入的问题,等于是我知道你们说的community是什么,我还有办法去解决一些我作为一个国际学生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个给了文书一个很好的题材。
还有因为当时我有很多交流,也帮助我最后写了一个外交学院的大文书,关于global issue,我写了气候变暖相关,我后面也拿到director的推荐信,给招生官的感觉就是我会很好的给我的一些学术资源,并且能够积极的去参与到他们的社区之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小小的对我申请的帮助。
Q6:今年受疫情影响,学生在标化方面展现的东西会比较有限,那么有没有给大家的申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应对?
D同学(埃默里大学)
当我知道SAT取消考试的时候我非常开心,因为我可以不用考了。我的家长还有申请老师他们说:大学说不看,如果你交的话肯定还会看。既然我没有办法考了,我就不去纠结它的意图,就把本来要花在SAT上面的时间全部分散到别的上面,活动也好,IB也好,我觉得我花在IB上的时间会更集中一些,所以最后预估分相对好看一点。
我觉得学校里的学术成绩在我心中是比较靠前的位置,我觉得不管是参加夏校的经历也好,还是像我把SAT去掉,把更多时间花在学校的学业和活动上,都可以从中获利。
X同学(乔治城大学)
我就是那个觉得大学一定会看SAT的人,然后我9月去了迪拜考了SAT,10月考SAT2。
因为乔治城大学本来收的国际生特别少,中国学生更少,托福没有很大竞争力,并且它是在最晚时候才说要test optional的。当时我就很坚持去考SAT。最后乔治城大学确实早申入学学生中只有7%的学生没有交SAT。
Q7:大家觉得自己在早申请环节当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怎样突出自己的优势?
X同学(乔治城大学)
后面放榜结果出来以后才意识到可能是我的一个点,我的活动很广,外交学院它的核心课程也很广,它都是社科历史哲学这方面,当时我面试官就问我:你喜不喜欢这样的核心课程?我就说:这几门课都喜欢,但是要学两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会不会继续喜欢下去。我觉得可能也是一个契合点,因为我的兴趣点和它的核心课程、教学方式差不多。
如果大家对此类问题有疑惑,欢迎大家
在线咨询专业老师 ,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
答疑中心留言 ,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
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声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