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现在最为热门的留学地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其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以及对移民接纳度高的文化。那么,美国留学申请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上海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小编带大家了解下吧。
一、一篇通用文书申请几所不同的大学
你为申请A大学写了一篇文书,然后将文书复制一遍,替换掉大学名字,就用来申请B大学,很可能这篇文书就不适合B大学。还有的学生粗心,连大学名字都没换,我们就遇到过学生忘了把“西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换成“莱斯大学”。
这不仅是换一所大学名字、改一下教授名字或者专业名称这样简单。文书要展示什么?你对大学感兴趣,还有你被录取的理由。你为什么对我们大学的这个专业感兴趣?这位教授的作品怎样令你印象深刻?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大学?如果你在文书中展示了你对学校极大的热忱与关注,是能让你与其他申请人区别开来的。尤其是申请录取率不到20%的美国名校,你可能更需要明白这一点。
二、重复啰嗦
当美国大学招生官听到一个观点老是重复的时候,他真为美国留学申请人着急,眼见机会就这么溜过去了。
去美国留学的学生写文书的时候注意每一篇都应让招生官看到新的东西,让他们有兴趣看下去——如果你在第一篇文书表达了你对大家庭的爱,就不要在第二篇文书说你最敬佩的人是奶奶——你的文书应该会让招生官想:“啊,这篇文书很新颖,观点很独特,不错。”
三、不看学校招生提示
美国大学官网有一处清楚写着“国际生申请指导”,结果我们仍收到美国学生的申请。他们看到“你有签证吗”这个问题时,也填写“有”。当问到是什么类型的签证时,本意是要学生填写F1学生签证或J2签证,结果我们看到一个学生填“美国银行”,而在填写“签证号码”时,这个学生填的居然是信用卡号码,真让我们招生官大吃一惊!
对于DIY申请的同学们,大家一定要及时关注美国大学官网;对于请留学中介机构老师帮忙递交申请的同学们,可以及时与留学中介顾问老师保持沟通。
四、家长参与过多,形成了“家长做主”的趋势
如果家长给美国大学招生办打了许多电话,美国大学招生官无法判断学生自己是否对大学是否感兴趣。
有些家长确实挺烦人的,我们理解,尽量不因此而对学生抱有成见,只要学生自己在申请过程还能担当主要角色,不由家长做主。美国院校希望家长能参与到孩子的大学申请过程中,但不要越俎代庖,过度参与。大家希望看到学生自己有主见,独立,而不是由父母带头。
五、简历冗长
贝茨学院的院校招生官表示,“我的职业生涯写成简历都不应超过两页纸,何况你们刚刚十七八岁的高中生,20出头的大学生?”
很多留学中介顾问会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经历详细写下来,以便从中看到学生的亮点。这些在申请之前做就好,不必在填写申请表的时候也一一陈列,因为招生官要看的是简历,而不是长长的活动列表。
六、递交申请前没有校对材料的准确性
在提交留学申请材料之后,仅仅拼写检查还不够,你还需要校对错误。举个例子,朱丽·泰莫 (Julie Taymor),将动画片《狮子王》改编成音乐剧,搬上了百老汇舞台,她是从欧柏林学院毕业的。有位欧柏林学院的申请人很喜欢Julie Taymor的作品,并以此写了一篇申请文书,说实话,文书写得很不错,但是这位申请人忽视了校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将这部音乐剧的名字“The Lion King,”写成了“The Loin King.”
她没有获得录取。尽管文书很好,但其中的拼写错误那么扎眼,招生官在心里当时就按下了“暂停键”,不再有兴趣看其他的了。
如果大家对此类问题有疑惑,欢迎大家在线咨询专业老师 ,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 ,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 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声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