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从数据上说,我们看同在前20排名段的常春藤名校达特茅斯学院和康奈尔大学,以及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他们录取的学生分数分布十分广泛,录取率(体现竞争激烈程度)却不亚于其他学校(都在15%以下)。
——我们通常会说,这样的学校更加holistic, 会通过申请材料全方位衡量申请的优劣势再决定录取,相比分数也相当在意软实力的体现。
在分数越来越难以把众多申请人区分开来的情况下,文书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文书质量的好坏并不在于多么华丽的包装,而在于能不能写出最能代表自己的、内心最真实的东西来让招生官记住你。
美国本科的申请文书没有固定的套路可言,重要的是个性化。
——所以美国本科项目的头脑风暴的目的也就在于帮申请者找到真实的自己,找到最能代表申请者本人的那个“标签”。
这位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2015年6月在美国高端项目ADS的开班仪式上,我作为ADS的导师,第一次见到这位同学。会后我和这位同学还有这位同学的妈妈一起坐下来做沟通和了解。这位同学当时就读在美国加州的一所高中,在校成绩都非常优异,而且还参加了学校的一个学科十项全能的比赛。而且这位同学对自己想申请的学校和自己的实力方面,都有比较清晰的目标。之后的一周内,我和这位同学针对申请美国本科的文书方面进行了沟通,对文书写作素材的选定和写作思路做了梳理。
这位同学想成为一名调香师的愿望由来已久。她通过了专业的嗅觉测试,天生拥有比较好的嗅商,同时也喜欢各种香料的配合所产生的神奇效果,如同她自己所说的:“喜欢各种试剂倒来倒去的感觉”。
这位同学的这个梦想——成为调香师出发,按照香味的特性,我把她自己的个性和香味的特性做一个类比,比如:香精是按特定的配方由几种或几十种香料配制而成的,具有融合性。那么这位同学自己的个性角度,从哪些经历、故事中可以体现出她的融合性?
当时,我在头脑风暴中也挖掘到另一个线索,这位同学喜欢把自己比喻成一个透明泡泡。泡泡的特性“透明纯净”,是否可以和这位同学的纯净内容做一个类比?泡泡可以投射外面的世界,但是和一般的投射不同,它投射出来的影像和镜子不同,是倒立的。那么这位同学是否也是一个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人呢?泡泡可以自由地飘荡,那么这位同学是否也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呢?
在头脑风暴总结邮件里,我这样启发学生:
-
当然,香料也好,泡泡也好,都是借用一个具象的物体来展示你的个性和特质。所以你可以继续好好思考一下,到底哪一种具象可以代表你自己的特色。
-
从你提供的素材来看,我觉得你有一个描述自己描述得很好:I enjoy achieving a very hard task because challenges really show mycapability. 你可以想想,有什么可以证明你的这个自我描述的(除了Academic Decathlon这个例子之外)?
-
还有,你说曾经做过两个research, 一个是关于怎样成为一个perfumer, 另一个是关于perfume对人有害。那么通过这些研究,你对这个perfumer 职业或者perfume这个东西的认识有怎样的转变?
从做完头脑风暴之后,一直到2015年的10月初,这位同学一直积极保持和我的沟通。在不同场合(包括名校招生官的晚宴),这位同学都非常愿意听取我对于她文书想法的一些建议,每一次见面沟通之后,都会用最快的速度给到我反馈。
她的一篇关于香水的主文书,主题上做了很多尝试,从7月14日的第一篇draft,到10.3的最终稿,前前后后经过十多次的修改,最终落定在从“sensitive olfactorydevelops my passion, from cherishing the nice scents in my life”出发,然后“to raise people’s attention to how the environment smells”。
美国本科申请,是一个繁杂而辛苦的过程,分数只是其中的一块敲门砖,通过文书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建议、修改、磨合等等的过程,才能慢慢磨出一篇真正能体现学生特色的文书材料。期间,前期咨询王奕老师和申请庄卓敏老师、选校潘婧婧也都非常密切地和这位同学及这位同学的父母保持高度联系,及时告知每一个学校的申请要求和难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Offer如期而至,学生和家长都非常高兴,我们团队的专业知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又一次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赞许。我们团队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也是一种激励。我相信我们的团队在经历这次成功之后,未来我们将会以更足的信心和更大的勇气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欢迎随时咨询新东方上海前途出国留学在线老师,或者拨打热线电话400107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