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魔都国际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已高达百余所。这对于上海的家长和同学而言,既开心又烦恼,开心的是又多了许多选择的空间,烦恼的是这百余所学校的各项信息零零碎碎犹如一团乱麻,不知哪所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那么,在目前政策之下,如何进行国际/双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选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资深国际学校申请规划导师李文娜老师的解答。
理性成功择校的黄金四要素
第一个叫身份,第二个叫课程,第三个是学术,第四个是气质。其实无论你是处于哪一个年龄段的择校,我们考虑的都是这么4个因素,接下去我会就这4个因素一一给大家解析一下,我到底如何通过这些因素来为我的孩子选到一个最适合的学校。
第一个环节就是身份。你是中国籍还是外国籍?你是上海生源还是外地生源?你有没有学籍?这些是决定我们选校方向的第一道关卡,因为不同的学生的身份可能会非常影响他后面整个选校的一个路径。
上海有那么多的国际学校,我会把它们分成这么6大类,大家可以看一下。
第一种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及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它是仅招收外籍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一般来说它是以英文为校园的母语,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中文课的。比较典型的一些例子就是德威、惠灵顿都是一些非常有名的老牌的外籍人员学校。
那么对应下面这一类叫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公立学校的国际部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确的,虽然他也是招收外籍的,但是在公立学校国际部里的学生,往往他其实不一定是以出国为目标的。我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说上复旦附中的国际部,里面就会有一些外国人,他们是想通过自己的外籍身份,能够以一个比较优惠的成绩进入到清华北大,所以他的一个最终目标不一定是出国。
接下去的这4种类型就是既可以招收中籍,也可以招收外籍的。首先第一种就是民办双语学校,特点就是它学费比较贵。大部分的学校都是以12年制为主,活动资源也是比较丰富的。那么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概念,虽然是中籍外籍都可以上,但是民办双语里面有一个概念叫21所,就是说有一部分的学校是需要学籍,并且需要参加中考才可以上的。比较典型的学校就是世外、包玉刚、平和,然后下面有三个特别热门的学校叫德闳、惠立、耀华。想要给大家提一下,德闳、惠立、耀华其实就是上面我们看到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这一类里面的这三所学校的一个双语版。
第4种类型叫公立学校的国际班。首先大家一定要看清楚国际班和国际部完全不同,国际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学费比较便宜,相对它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但是它有一个身份的要求,就是必须是上海学籍,那比较典型的就是交附IB的公费、复旦附中的IB,还有华二的AP。
第5种类型是民办学校的国际班,学费是比较适中的,比较适合一些相对偏体制内的一些学生的转轨。比较典型的学校就是民办位育IB和西南位育的AP,都是上海非常有名的一些民办学校。
最后一大类就是七宝德怀特为首的中外合作办学的一类,那么这种学校的特点就是它的国际资源非常丰富。
接下去我们先来看一下双语初中,我这边放了一张表,大家可以看一下。
如果你是小升初或者你想要初中插班的家长可以关注一下,那么当然还有小学插班的家长可以关注一下。对于目标小升初的家长来说,因为现在出了一个这样的摇号政策,那么摇号政策下面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一劳永逸的呆在一个还不错的学校,所以很多家长会倾向于去选择9年一贯制的学校。
我这里就列了一个上海市的9年一贯制民办初中的清单,大家可以看一下在各个区县分别有哪些9年一贯制的民办初中。
不是摇号的年纪,我就选择快速的去插班,然后进入到一个我理想的中学。但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可以看到大部分比较优秀的,或者说比较老牌的,越是好的民办初中,他们的直升的比例就越高,也就意味着留给外面统招的学生的名额其实是非常少的,所以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同时插班的名额也会变得竞争非常激烈。因为大家都想提前避开摇号这件事情,所以虽然最近3升4升5的学生特别多,但是其实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如果要准备查班,还是要尽量早一些。
第二个要素就是课程。对于初升高的学生来说,比较关注的就是IB、AP还是A-level。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主要就是看一般我们的叫法叫融合课程,对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叫法,基本上我们统称为融合课程。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国际初中的课程,那么如果大家现在在关注小升初或者说初中的一些插班的话,大家应该比较了解,一般国际双语初中都会在考试之前举办非常多次的招生宣讲会和一个访校。那么访校跟招生宣讲会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小朋友以及家长能够亲身的到学校去了解一个学校的特色,包括一个学校的一些具体的课程的内容。我这里其实就是给大家列了一些一般我们在招生宣讲会上可能需要去了解的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是否有明确的课程体系,第二个问题就是课程设置有哪些科目,然后每周每门课多少时间都是非常具体的。第三个就是中外教的授课比例其实非常重要,很多家长很容易忽略这一些。第四个就是课程使用的教材跟作业。第5个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什么构成,对期中期末考试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这个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衡量,学校对于学术抓的紧不紧。第6个就是是否有科目按照学生的水平分级教学。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是9年或者12年制的学校,小升初跟初升高是否有淘汰率?一般是有淘汰率的,只不过淘汰率是高是低的问题。有些学校我今年比较关注的比如说是包玉刚,小升初直升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的样子。所以它真正对外摇的名额是非常少的,但有些学校可能淘汰率是比较高的。
那么我这里给大家看几个典型的学校的例子。
那星河湾是比较典型的体制内课程,跟校本特色课基本上是一半的这样的一个学校。那么我们能看到它公众hao上一到三年级叫奠基课程,然后四到九年级叫基础课程,那里面会涉及到一些提升的课程,同时有非常多的一些特色的,比如说一些实践课,培养学生艺术方面、科学方面、体育方面的一些兴趣爱好的课程。
第三个就是惠立,是比较典型的体制内课程小于体制外课程的一个学校,这个是我从它官网上截的一个对于英文这门课的一个描述。它里面提到了几个比较重要的词,首先是沉浸式的语言环境,所有的课程教师均为英语母语人士,希望为国际高中课程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就从这些字眼当中,我们就能感觉到惠立这个学校它整体的一个氛围可能是非常偏西化的,可能会更加重视学生的英文,包括用英文学习其他的各类的课程。
那么国际高中课程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我这边就简单总结一下,大家考虑的首先是你将来要去哪个国家读本科。英联邦国家尤其是英国是一个非常重结果的国家,也就是说它是以专业度,以专业知识为导向的这么一个教育的理念。所以如果你IB考不到特别高的分数,你去申请英国的学校其实是非常不划算的。还不如去读A-level,挑选几门自己擅长的课,很容易就能考到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如果说你没有什么特定的方向,然后又比较偏向于美国的话,我觉得可以考虑IB或者AP。
第三个要素就是学术。我们主要以讲国际高中为主,我这边给大家列了一下2020年的国际高中本科的一个录取榜单,各个课程方向的。首先在看这些榜单之前,先给大家梳理一个概念,叫人次和人数,我相信比较有经验的家长,应该还是比较懂的,学校其实在公布他们的每年的录取榜单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小心机,那么现在大部分的学校公布的都是人次。
什么叫人次呢?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数据,说今年Top20或者Top30拿到多少个offer,但是多少个offer跟多少个人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因为有可能一个最好的学生,他拿了10个offer,这个数字就是10,但是其实人数只有一个,所以大部分的学校其实现在都不太公布人数了,基本上公布的都是人次。
其次我们拿到一张榜单,基本上会关注两个数据,首先第一个数据是藤校和Top10,一般就是决定了一个学校最好的学生的去向。第二个可能会关注的就是Top30的数据,因为其实是反映了一个学校,中档的学生,也就是大部分的学生,它的一个最终的走向。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各个课程方向,首先是IB几个比较热门的学校。
简单总结一下来看的话,一梯队还是世外跟平和。包玉刚如果有所耳闻的话,应该是知道它今年是非常亮眼的一匹黑马。
一般来说AP一梯队是星河湾。今年星河湾交了一张非常漂亮的答卷。那么WLSA是往年相对来说藤校跟Top10的录取是非常好,每年都有非常特殊的一些录取,是可能很多学校比不上的。
然后大家可以着重去关注Top30,就能很明显看到,比如说星河湾它的毕业人数是94人,那么它的Top30拿到的offer数量是150,然后WLSA是114个毕业生,它的Top30只有28。Top30其实反映的是学校大部分中档的学生的水平,所以能够感受到一个学校中档学生大概都去了哪里。
然后看一下A-level英联邦方向,我这边只列了三所学校,从2020年的榜单能够看得出来,光剑今年在G5的数据上面是非常不得了的,200个offer。然后领科是106。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BC,基本上大家问的比较多的就是这三个,一个是协和教科,一个是卢湾高级,然后第三个是南模。协和跟南模的话,毕业生分别是87、79,加拿大Top3,一个58一个59,然后英国的G5,1个是4个,一个是3个,澳大利亚方向的话,悉尼、墨尔本、澳大利亚国立协和教科是29人次,然后南模是17,美国方向的Top30就没有了。所以拿BC申请美国不是非常的占优势。
下面来看一下黄金四要素的最后一个要素就是气质。气质要素主要就是讲到三个方面,不同的学校其实有不同的一个氛围,我们会根据每一个家庭不同的教育理念,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将来的一个升学计划来跟学校做一个匹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家庭的教育理念跟孩子的性格特点。其实无论是小升初还是初升高的阶段,都要明确这一点。学校的一个中外教的比例,校园的氛围以及社团活动的因素,其实都是会影响一个学校整体的氛围,同时也会影响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一个气质。
然后第三个因素就是将来的一个升学计划。简单来说不管是小升初还是初升高,你肯定都要想好。如果你是小升初,那你就要想好你是打算初中出国,还是打算高中出国,还是打算本科出国,其实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如果你是打算去读高中,也就是高中就想换去另外一个国家学习的话,相对来说可能你对于初中的一个要求,你更希望学校能够给到你更多的活动资源,能够有培养你更多的兴趣爱好,能够让你有更多的一些软实力的东西,帮助你去申请到一个非常好的国外的中学。
如果你是本科出国,很多学生还是要靠学术成绩说话的,可能你就要选择一个相对来说学术稍微紧一点的这样的一个初中,这样能帮助你升到一个比较好的高中。
我们会把上海的一些双语中学分成这样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叫传统系,比如世外、平和、协和、尚德、包玉刚、星河湾,像这样传统的学校相对来说办学时间比较长,然后他们的课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一般都是有的。因为办学时间长,所以也是经过非常长的时间以及市场的检验的。非常保险的选择,相应的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
第二种类型叫养成系,比如青浦世外、嘉定世外、青浦平和等,传统系的学校开设了一些分校,这些养成系的学校是依托这些传统系的学校发展而来的,所以它的入学门槛相对来说比它的本部稍微要低一点,但是由于它们是很多考不上传统系学校的家长的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所以这种养成系的学校其实考试难度也不是非常低的。
第三类叫土豪系,顾名思义就是很洋气,比较热门的几个有德闳、惠立、赫德等,它们依托的是沪上比较老牌的一些国际学校,背靠大集团,所以相对来说它的国际资源,然后办学的经验还是有一定的保障。
除了大的分类之外,我们还来看一个比较实际的摇号政策下双语初中的统招的名额。我这边给大家分了这样三种类型,大家大致可以看一下。
首先第一类是优秀的双语,标红的这4个世外、平和、星河湾、包玉刚,大家可以看到包玉刚只有11个人,那么像这些优秀的双语,在摇号政策下面,学校也是宁可招自己小学本部升上来的学生,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去把名额给到外面,所以其实也是一种趋势。以后可能插班的竞争也会变得越来越激烈。
然后最右边名额较多,比如说浦东万科、闵行万科,名额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摇号它本身还是一个小概率的事件,因为参加摇号的学生非常多,所以最终能不能摇上确实还是看运气。
此外还要注意一点,大家在看学校公布的名额的时候,统招名额的时候还要注意学校的统招名额里面一般会标出来住宿和走读的比例。有的学校的住宿名额是只给到外区学生的,所以如果你是本区,但是你需要住宿的学生,你可能需要提前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