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高考形容为“黑色的”,一考定终身,乃至一分定终身。
国内高考的这种硬性选拔制度使得学生从入校起就已经被统一了,让他们的个性没有机会发展。为了获得升学率,很多学校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沉闷、压抑的氛围中,朝气蓬勃的孩子们被培养成了没有思想、没有个性的“乖孩子”、“好学生”。
而在美国,他们的教育却与我们大不相同。以美国的教育制度为例,在美国更注重综合素质,不是唯分数决定论。所以他们的考试就像平时练习一样,一点无所谓,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而且可以多次考试,反正以最佳成绩计算。美国高中生会参与很多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组织、校外组织社团等。美国大学对于学生的这些活动中获得的荣誉或参加过的社会活动能量非常重视。
近年来很多不愿意“随大流”的学生都选择出国留学。希望自己的个性在国外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国内预科班也应运而生。
哈佛大学一位校长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杰出的大学生源来自杰出的高中生,我们是一个极力培养、鼓励高中生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学校。社会对一流高中生的赞美,并不局限于好的课堂成绩,而是多方面的。要成为哈佛的学生,光有好的成绩是不够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开创性思维;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看他是否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仅仅关心自身专业领域是不够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关注其他方面的广泛兴趣。国外的学校更想看到学生有没有在学校,社团参加课外活动,并且希望这些活动对我们的各种能力能有所提升。所以在学校的时候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参加各种活动,提升我们的组织能力,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