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更倾向于招什么专业的雇员?几年前,因为技术主导,科技产业更愿意招收数学、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人才,但随着各种创新企业逐步走向稳定阶段,加拿大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Bruna Martinuzzi 发现,越来越多雇主开始青睐文科生。文科生在求职市场正逐渐显示优势。对此,Bruna从专业角度分析,文科人才尽管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但是往往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写作能力、调研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看待问题的同理心,这些素养是任何企业、任何团队都需要的核心能力。
在任何企业任何团队中,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核心技能
几年前,我在面试一名英语专业的求职者时提到,从很多因素来考虑,我都喜欢雇用有人文专业文凭的人。我注意到,那名求职者在我说完后有短暂的沉默,他说:“您是迄今为止唯一让我对我的专业感到满意的人。”
英语专业以及人文专业的求职者不受欢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了。甚至在不久前,Netscape(网景通信公司,一家美国的计算机服务公司)的创始人Marc Andreessen还说过,人们应该念和数学相关的专业,不然他们很可能只能在鞋店里工作。
目前,我们确实更为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的专业,认为这些STEM的专业更有价值。不过,这样的排名是不是已经开始变化了呢?招聘主管们是不是已经看到人文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员工为组织带来的价值了呢?
最近,一些商业人物高调表明对英语专业求职者的偏好。例如畅销书作者、小型商业专家Steve Strauss就承认:“对英语相关专业的求职者,我总会精心挑选。”
Logitec(罗技公司,全球最著名的电脑周边设备供应商)的首席执行官Bracken Darrell也表示:“当我考虑生意时,我会想,求职者确实需要在这一领域有技术上的背景。但真正让他们脱颖而出的是他们在人文方面的理解。”
英语专业学生受欢迎的原因
英语专业的求职者在雇主中受到欢迎,因为该专业可以培养学生一系列的重要技能:
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skills)
在近期的一份就业前景调查中,雇主把“与组织内部、外部人员进行言语交流的能力”列为求职者最重要的技能。
对任何工作来说,交流能力都是一项核心能力。一个组织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需要交流。而在这一点上,英语专业恰恰要优于其他专业:他们学习了怎样更好地表达;他们博览群书,词汇量丰富;他们花几年的时间学习怎样连贯而条理清晰地呈现论点,并且他们受过专业训练,知道怎样有逻辑地就一个观点与人进行辩论。
现在,在很多组织中,员工缺乏交流能力已是普遍现象,因此,雇用英语专业的求职者可以缓解这样的问题。
写作能力(Writingskills)
都市人寿保险公司(财富500强公司之一,总部所在地美国,主要经营保险)的一项调查显示,97%的商业主管认为写作能力非常重要。
英语专业能够训练学生良好写作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比其他任何专业都要高。企业主在争取客户时,必须运用到写作技能,不管是写广告文案和营销手册,还是推销函和促销活动邮件。现在企业也很需要雇用员工来为企业博客创造有影响力的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发展经营公司的声誉,并在官网上为其产品和服务撰写令人信服的描述。
即使是通过电话进行销售的公司,也需要从一份优秀的手稿开始。写作带来的利润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调研能力(Researchingskills)
所有企业主都要与时俱进,了解行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在与客户交涉时,他们谈话的细节也要百分之百的准确。雇用调研能力强的员工对雇主来说十分可行,而英语专业的学生,恰恰在进行深度研究方面非常在行。
批判思维能力(Criticalthinking skills)
分析一个议题以及其中的问题和假设的能力,适用于所有商业环境。英语专业培养了学生解构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把结论整合起来,好让别人理解他们思考的逻辑。这些技能可高度转化,对商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同理心(Empathy)
越来越多的雇主意识到职场中同理心的重要性。作家George Anders在《软实力带来$100000+的收益》一书中,列举了超过一千种需要同理心的高薪职业。而且这些并不只是一些传统的需要同情心的工作,比如医疗保健或公益组织。这些职业中还包括了技术、金融、咨询和航空航天等工作。想想微软、戴尔、雷声、赛门铁克、辉瑞和麦肯锡这些财富500强企业就知道了。
有多项研究表明,同理心对销售增长、销售经理的业绩、产品开发团队以及更高效的多元化团队都有积极作用。
同理心确实是维持良好和谐关系的润滑剂。Dan Pink,《全新的思维:思考正确的人才能支配未来》一书的作者。他认为,想在新的经济市场中取得成功,6个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同理心就是其中之一。他解释道,企业主不能把同理心当做项目一样外包出去或者让它像某项技术一样自动化,企业主只能雇用本身有同理心的员工。
同理心和英语专业有什么关系呢?多伦多大学的一项“文学对同理心的影响”的研究发现,常常阅读小说的人往往具有更高程度的同理心,更能理解别人的感受。
研究者之一Keith Oatley解释说,小说之所以能增强同理心,是因为它们能通过描述人物的内在思想观点、所处的境地来帮助读者理解人物的行为举止,而不是像平时一样,只是对别人有点外在的印象。这种能力可以改善人际间的理解,增进和客户、合伙人间的关系。当你选择了一个英语专业的求职者,你就拥有了一个能带来同理心的员工。
趋势的开始
既然如此,是不是意味着有更多的雇主意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了呢?确实是这样。“还有一种模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Jane Robbins博士说:“许多雇主现在要求所有员工,不管是工程、医疗还是法律,当然还有管理部门的员工都进行人文培训。”她补充道:“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在本科学习中,哲学和英语都是内科学专业的常规课程。”
Sine Nomine(一家技术咨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DavidBoyes也说:“我们不需要偏于某项技能的员工,我们需要全面发展的员工。”他的公司会让新人参加一个为期一年的训练项目,训练一些基础的技能,例如怎样撰写有效的商业文件,也包括一些哲学和历史的知识的教授。
美国大学协会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雇主想从新员工处得到什么的研究。研究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主管希望大学毕业生能拥有全面的能力和知识,而不是只有一项特定领域的技能。他们对本科专业的要求有一定降低,但对批判思考、清晰交流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视。
在一个面试中,美国大学协会的副主席Debra Humphreys说经济低迷已经“让那些既有全面的能力和知识,又有特定领域的技能的大学毕业生更加受雇主欢迎。”据Debra Humphreys介绍,这几年,这种趋势明显增加了。
这种趋势意味着什么?
雇主更倾向于选择能力全面又有特定领域技能的求职者。这种趋势也说明,能将人文专业背景——尤其是英语专业——和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例如商业、科学、技术等结合起来的求职者,在竞争中会更占优势。这样的员工能为企业创造一个多元的环境,如果雇主持续招收这类员工,那对他们企业的发展无疑是有帮助的。
拥有左右脑均衡发展的员工,对公司和团队来说是有益的。以IDEO公司(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为例,它能保持创新力的秘诀之一就是,建立极端多元的团队来解决原本应由单一的团队解决的问题,比如工程师或设计师。IEDO的创意团队有10个种类,The Caregiver(善解人意团队)运用同理心理解客户的需求,并与之建立联系;The Storyteller(故事团队)则主要负责抓住灵感,并用效果最好的方式使之呈现出来,不管是视频还是动画,甚至连环画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