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语授课不需要学德语?
大错特错!近几年来,来德国参加国际课程的学生占比越来越高,德国也有很多学校开设了英语授课的课程,例如亚琛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等等。很多同学认为:我在德国用英语读本科/研究生,那德语是不是就可以不学了?其实不然,在读书期间阅读文献,与德国教授和同学无障碍沟通,兼职、实习、工作等等,德语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时候,如果你在掌握了流利的英语的同时还能用德语进行日常沟通,在学业和工作中是非常加分的。所以,即便选择英语授课,也一定要把德语学起来!
2.只想选择名气大的学校
大可不必!很多人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都会看中学校的“名气”,比如TU9、U15,QS Top100,等等。很多人认为大学之间应该有知名大学和不知名大学之分,但其实德国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体教学水平均保持在高端水平,且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要坐井观天,在踏上德国留学这条路时,多多了解德国的学校和自己的课程设置、科研研究领域,会更容易帮助自己物色到适合自己的学校。
3.资质平平不能考虑来德国读书
妄自菲薄!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毕业于国内二本院校,因为决定出国比较早,所以比较看重平均成绩,毕业时均分大概84,雅思6.5,在校期间获得过奖学金,还参与过半年的德企实习,目前就读于法兰克福大学。我当时的留学机构和我说,双非院校的学生申请德国、而且还是申请国际课程,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但我就不信这个邪。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德国大学的录取标准并不是单一考察院校背景和平均成绩,大学录取委员会会在你的本科课程设置基本满足德国本科课程设置的前提下,综合考量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模型,从而决定是否录取。所以选择对申请的院校非常重!虽然我经历了一轮面试才获得了录取,但我的“逆袭”经历非常好地驳斥了“资质平平不能考虑来德国读书”的论点。
4.德国企业更偏爱本土毕业生
完全谬论!虽然没有做过非常完善的数据统计,但中国学生如果想要毕业后在德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并不难。实习或者HIWI的机会更是信手拈来,只要你的学术力过关,沟通力ok,执行力卓越,获得一份短期或长期的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而且不论是实习还是工作,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如果能给团队或者部门带来额外的增益,比如帮助新人快速 成长、优化系统中的部分功能、优化工作流程等等,这样对你或者对企业来说都是成长,对于下一份工作也是经验和口碑的积累。
5.德国大学很难毕业
以偏概全!找对方法最重要。如果给在德国读书并顺利毕业给出且只能给出一个关键因素的话,我认为提前为在德国的学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拿到offer只是留德路上的第一步,如期顺利毕业才是每个留学生的目标。我们毕竟是在中国接受的本科教育才到德国读研的,尤其是刚一开始的时候,需要时间适应德国不同的课堂形式、考试形式、选课模式。
德国大学的课堂形式多种多样,讲座课、练习课、研讨课、实验课、小组项目等,考试形式也与中国大相径庭,如笔试、口试、学术报告、大大小小的学术论文、演讲等等。初到德国面对这样巨大的差异肯定是有些不适应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树立“先修”的意识。我认为树立先修的意识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在确定德国留学的那一刻打好本科专业课基础,维持住良好的平均成绩;
2)提早了解录取院校的课程设置,本科没有接触过的课程,需要提前了解重要知识点,开启预习模式。
6.德国人都很守时
并不绝对!比如大名鼎鼎的德铁,三不五时地就得来一次晚点。好的时候会告诉你会晚点多长时间,不好的情况下你就去等吧,什么时候来车不一定。遇到下雪天、或者遇到工人罢工,除了德铁之外,Bus,Strassenbahn等路面交通也会晚点。
但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多数德国人还都是非常守时的、比如预约房东看房、预约教授答疑、预约医生看病等等。
7.想要留在德国很困难
完全可能!德国无论本科还是硕士,毕业后都会给18个月的时间用于找工作。工作满两年即可申请永居。在前文中提到过,在德国想找到一份工作其实难度是非常低的。因为某些历史原因,德国目前就业市场仍处在一个不饱和状态,需要大批量各行各业的人才,所以对比部分其他国家,德国对留学生提供了非常宽松的移民条件。
8.生活自保金一年10332欧元
因人而异!德国政府要求中国留学生在办理签证前准备好10332欧元(折合人民币约7万/年)的钱作为生活自保金。但10332欧元真的可以hold住一年的开销吗?
这个真的是因人而异。我居住的城市属于德国的小城市,每个月280欧元的暖租的房子,250欧元的吃喝,120欧元的保险,平均下来每个月35欧元的学生票基本就是我全部的月花销构成了。在读期间我做了两段实习,月平均收入400欧元,可以帮我攒下很可观的一笔零用钱。但是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人喜欢利用假期旅行、比如有些人为了节省时间更倾向点外卖,比如有些同学喜欢买买买,所以10332欧元到底够不够呢?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
9.只要语言好,就能很快适应德国的生活
其实不然!较高的德语水平当然会在我们初到德国、需要快速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活时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但其实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快速适应德国的生活还是一件比较难的事。
首先,天气!在德国,阳光真的是奢侈品!我现在终于能够深刻理解德国人不论什么季节,只要是有太阳的日子都迫不及待跑到户外尽情享受的画面了。即便是冬天,只要有太阳,很多人甚至会穿上T恤纵情享受。
其次,美食荒漠!中国胃想要适应德国的饮食可能还真得花点功夫,肉多、菜少、令人麻木的大学食堂……想要解馋,学会做饭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外卖?快递?这两样在中国已经渗入到骨髓里的习惯,到了德国之后不得不改!在国内十几分钟就能送到你手上的麻辣烫、冻奶茶、寿司炒面大盘鸡,在德国即便可以配送,你也一定要做好等上几个小时,费用昂贵,口味不佳的准备。不过换个角度想,这样“落后”的配送服务体系,为我们的健康生活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
10.大多数岗位不加班
管中窥豹!德国的确不存在“加班文化”,多数企业并不是非升即走,内卷也并不严重。而且德国人是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区分得非常分明的。在周末的时候,他们绝不会在休闲的午后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办公,而是充分享受陪伴家人或独处的美好时光。但是是否加班,其实并不取决于公司规定,而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工作能力。比如我从事的第二份实习,能明显感觉到非常吃力,每天的工作量都很饱和,在任何一个环节因为技术不熟练、自己状态不好、或者开小差划水,都会导致Überstunde(加班)。不过我的两任老板都属于工作狂,但决不要求我们加班,相反鼓励我们累了就多休息,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了。
想要去德国留学的同学们,如果大家对此类问题有疑惑,欢迎大家在线咨询专业老师 ,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声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