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优秀的私立大学,比如哈佛、麻省理工和斯坦福。
第二类,优秀的州立大学,比如伯克利、密歇根大学、伊利诺伊大学。
第三类,优秀的文理学院,它们通常只有本科教育,比如威廉学院、卫斯理学院。
第四类,普通的私立大学和州立大学,比如密歇根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即SUC系列,有几十个校园)、硅谷地区的圣塔克拉拉大学。
第五类,野鸡大学和语言学校。
这些大学,特点完全不同,(除了野鸡大学)我们会逐一介绍它们的特色。当然,中国人喜欢名校,因此我们先从名校讲起。
什么学校算是实至名归的好大学呢?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大学的名气,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很多人都认为常青藤联盟(Ivy League)里的大学(有时也被简称为“藤校”)就是好大学的代名词,虽然他们未必清楚常青藤联盟都有哪些大学。很多人会把斯坦福和麻省理工误以为是藤校,甚至会把约翰∙霍普金斯和杜克也误以为在其中。
我发现近年来中国的家长提到“藤校”这个词,甚至比美国家长还要多,而20年前我在美国读书时,大家并不太在意“藤校”这个词,哈佛就是哈佛,耶鲁就是耶鲁,没有人刻意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在南加州大学或者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工程的人,自豪感比耶鲁的还强不少。而这二十年的变化,说明中国家长和学生还是太在意大学的虚名了。
在国内,“985”“211”这类的提法随处可见,很多人要刻意强调自己所在的大学属于其中的哪一类。同样的,在我20多年前读大学时,虽然有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和地方所属大学之分,但是大家并不刻意强调自己在的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今天,我们有时太注重虚名了。
讲回到常青藤联盟,它包括八所大学,即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康奈尔、达特茅斯和布朗。和美国的各种大学联盟一样,常青藤联盟原本是一个体育联盟,即上个世纪50年代成立全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时,美国东北部一些原本相互间经常进行体育比赛的大学组成的一个联盟。由于这8所大学历史都非常悠久,而且除了康奈尔以外的7所大学都是美国建国前成立的老牌大学,因此人们后来就忘记了常青藤作为体育联盟的属性,而把它看成是美国老牌名校的专属称呼。
当然,一个巴掌伸出来五个指头肯定不一样长,常青藤联盟的8所大学,其水平也是高低不一的。通常人们把历史最悠久、最出名的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3所大学,合称为“HYP”,或者“Big Three”,中国的家长喜欢称它们为“大藤”。另外5所大学有时被称为“Lesser Five”,对应地被称为“小藤”。
我个人认为,大藤中的耶鲁大学的地位有点被拔高了,也就是说它的名气要高于水平,而小藤中的哥伦比亚大学(哥大)被低估了。无论从今天的社会影响力、科研水平、录取的难度,以及历史上产生的名人数量,哥伦比亚大学都远远超过耶鲁。常青藤中通常排名最后的三所,康奈尔、达特茅斯和布朗,和大藤的三所就相去甚远了,事实上它们在沾大藤和哥伦比亚的光。
在美国,很多好大学并不在东北部,当然也不可能在常青藤联盟里,因此常青藤的象征意义大于它的实际意义,即成为私立大学的代名词。中国人在对美国大学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选择大学喜欢看排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从整体上讲,排名前10的大学肯定比排名100开外的强。不过排名第3的是否比第10的好,就不好说了。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感性认识,我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本科排名前十的大学列举出来,它们是:
普林斯顿、哈佛、芝加哥和耶鲁(并列第三)、哥伦比亚、MIT和斯坦福(并列第五)、宾夕法尼亚、杜克和加州理工。
藤校中的另外三所,达特茅斯和约翰∙霍普金斯、西北大学并列11名,布朗、康奈尔和莱斯、范德比尔特并列第14名,也还不错,但是和三所大藤略有差距。
此外,对于研究生来讲,衡量科研水平的方法和衡量本科生教育的方法完全不同,因此如果把大学按照科研水平排名,得出来的名次差别很大,这里我也把该杂志对世界大学的排名列出来,前十名分别是:
哈佛、MIT、斯坦福、伯克利、牛津、加州理工、剑桥、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约翰∙霍普金斯。
后面这个榜单就是国内常常说的世界大学排名,因为各国大学的本科生水平很难衡量,只能比科研了,它对于研究生的参考价值比较大。
从这个榜单看,全世界科研水平最高的大学都在英语国家。除了剑桥和牛津,英国的帝国理工、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也排进了前20名,除此之外的16所,都是美国的大学了。中国的清华和北大分别排在第64名和第65名,和它们在世界上的地位基本相符。
但是任何排名都只能从个别几个维度衡量那些可以量化的指标,比如新生的入学成绩、毕业率、教授的工资水平,院士的数量等等,它们确实从各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的水准,但是很难评估各个大学的特色。
对于大学本科排名的办法,为什么根据它的排名方法,像斯坦福这样的大学,永远排不过大藤三所学校,甚至比不过哥伦比亚大学。因此,如果在美国求学,一定要讲“我们家孩子的大学排名第三,你们家的第六,我们家的比你家的强”,这是毫无意义的事情。通过我后面的讲解,大家就能体会美国大学的特色要远比它的排名重要。
大家在选择大学,并且在大学读了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都不能回避一个问题,就是我在大学里是否过得好,是否学到了有用的东西,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各种基础,否则一所大学的名气再大,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经常讲,一所真正的好大学,是让它的毕业生在今后不需要提大学的名字,就足以证明自己,甚至这所大学,能够从毕业生的身上沾光。这说明它真的把人培养好了,如果是反过来,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在人前总需要提母校的名字,才能显得自己有水平,那么这四年的大学生涯算是耽误了。如果要靠沾大学名气的光才能在社会上混,那么在这个大学过去攒下的老本,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吃光的。
美国有一项颇为有趣的调查,就是学生在毕业后过一段时间,问问他们如果再选择大学,是否还会选择自己所上的大学。有些名牌大学的学生给出的是非常肯定的答案,有些则对自己的学校评价不高。
在美国,学生对自己大学评价最高的前三所是麻省理工、斯坦福和哈佛。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它们是实至名归。这里顺带说一句,在美国,人们有时会把大藤3所大学的首字母“HYP”(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与麻省理工和斯坦福的首字母“MS”放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新的词“HYPMS”,代表这5所超一流的大学,它们也被称为“超级5强”,代表了美国大学的最高水平。
如果说大学的名气(或者排名)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来衡量一所大学好不好呢,我认为好大学需要满足这样四个条件:
1. 它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将那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注意,我说的是未来,而不是当下。
2. 它是一个研究的中心,要产生出对人类文明有影响力的发明和发现,也就是说,别人提出课题,自己按照别人的思路研究不算。
3. 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历史上的北大曾经是这样的地方。
4. 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